余杭之郡,自古以来是文人墨客钟爱之地。阳春三月,西子湖畔,桃红柳绿,莺啼雀跃,暖风徐徐,湖波鳞鳞,游船花坊,穿梭飘荡,文人雅士,诗词歌赋,才女艺妓,琴棋书画,山水名胜,文艺天堂。
“好消息,好消息,据说余杭首富沈万金为博爱妾绿珠欢喜,从“花炮之乡”的湖南浏阳购买了大量新奇的烟花准备在后天晚上酉时正于西湖苏堤上燃放。”余杭郡各个街头角落都传递着这则消息,年轻人爱凑热闹,约好三五朋友到时一起去观看。
第三天,申时末,为安全考虑,苏堤两头被余杭郡守知会守将安排士兵封锁,闲杂人员不得入内,里面堤上每隔三米,安放一件大型烟花,烟花共有十来个品种,每种三件,交叉安放,场内只留下两三名燃放小厮。有钱有势的早早占据有利地方,便于观赏,最顶层的则选择游船花坊上观看,视野宽广,远近由心,可以自由调节,普通百姓只能沿湖围观。
刘浩情,刘家大少,现年十五,三代单传,家中独苗,从小锦衣玉食,备受祖辈父辈的宠爱和呵护。家族世代经营绸缎生意,虽未达到顶级富豪,但也步入中贵人家。家中为了他出人头地,特意聘请余杭郡著名的孔老学究作为他的私塾先生,从小教他《论语》、《中庸》、诗词歌赋等,也是刘浩情天资聪慧,一点就通,特别爱好诗词方面,性情豪放不羁,不喜中规中矩。孔老学究曾言,如果聘请诗词方面的名师来教导刘浩情,他必定会成为一代诗词大家,可惜孔老学究在这方面不是他的强项,他教的是博学入仕之道,也曾向刘家因此事请辞,但刘家希望刘浩情出入仕途,没有同意,反而提高酬金,对孔老学究更加尊敬,让孔老学究留了下来。
这次刘浩情听说这样的好事,约好三五个好友,一起挤到白堤上等待。夜渐渐地黑了下来,由富豪出资采购的绿色灯笼都点亮了,悬挂在沿湖的树枝上,便于行人走路。这几天天气晴朗,一轮新月升了上来,几颗明亮点
的星星点缀当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