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干请缨为使,却在帝辛意料之中。
帝辛对这个王叔是又敬又怕,又是佩服。智商远超群臣一大截,政治敏感性又高,点头知尾,着实能力拔群。
但是,他出身殷邑二支,天生就是改革的对立面。又性情刚烈,宁折不弯,这就叫帝辛很是头疼。
因此上,这次帝辛知道他会请缨,也知道他去了殷邑,九成可以搞定宗族,但是……他会不会在搞定后借机纠结殷邑势力逼宫反对改革就说不准了。
这么聪明的王叔,怎么会放过这么好的时机?
何况,后面与赵山河的争斗中,雮尘珠的作用至关重要。近月以来,比干王叔对雮尘珠的研究已经出了很多成果。乘热打铁,一鼓作气,再集中精力搞一段时间,什么雷殛啊上帝降临啊之类的大招,应该都不在话下!
想到这里,帝辛不再犹豫,开言道:“王叔忠心为国,其心可嘉!”
“然则,探究雮尘珠乃是重中之重,却耽误不得。王叔不可舍本逐末!”
“此次为使,本王另遣别臣。”
“又,王叔专精探究宝物,近月无需再花费精力于他事。本王予你一年班假,许你不用参与朝会,不用署理其他公务。”
说罢,不再搭理比干,将目光看向殿下群臣。
比干暗叹一声,退回班部。
-----------------
微子启看到帝辛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久久不去,哪里还不明白弟弟的心意?
他立刻就坡下驴,出班启奏:“臣微子启,愿为使者,赴殷邑调停!”
帝辛面带微笑,轻轻点头:“甚善!”这个庶兄毕竟是自己兄弟,至殷邑后,必可团结大支众亲,加上恶来兵精,料想至少牵制住箕子没有太大问题。
待局面稳定后,我调兵遣将,彻底拔了殷邑里的各个钉子,岂不是一劳永逸?
想到此处,帝辛提高音量,朗声宣布:“本王敕令大尹微子启为全权使者,赍吾‘映日’宝戈为信,帅兵百乘,立赴殷邑调停!”
众臣躬身,在微子启引领下齐声赞道:“大王英明!”
-----------------
微子启退朝后,待到午时三刻吉时,立即持了“映日”戈,点兵车百乘,甲士二千人,直奔殷邑而去。
次日未时三刻,微子启已经率军到了殷邑城外。
恶来闻报不敢怠慢,立刻亲自迎出帐外。二人叙礼已毕,归帐坐定。
微子启却不待恶来汇报军情,径直问道:“箕子篡宗,我子姓大支众人,却曾被其杀害否?”
“回禀大人,箕子虽狠,却不敢动大王族裔血亲。大支诸位宗室尊长,只是软禁;后生精壮,一体编入叛军守城。”
微子启深吁一口气,紧绷的面皮立时放松下来,露出些微笑意。
但这笑意瞬间便消逝无踪,微子启站起身,声音冷冽:“恶来将军,整军,殷邑南门外列全队!我要宣旨!”
-----------------
殷邑南门外,恶来领军亮了全队。
震天鼓号声中,旗门左右分开,一员全身戎装披挂的大将,乘车缓缓驰出。战车驰至城下战壕边站定,传来一道高亢的声音:“逆臣箕子,出来答话!”
箕子高踞南门城楼之下端坐,背后左侧立着子姓四支的宗族将领,右侧立着子姓其他几支的宗族将领。而立于他身后的那个皂衣高瘦的汉子,却不是子姓宗亲。
此人正是武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