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金国使臣的退步妥协,赵昀停下了脚步没有继续强硬。
虽然他有着历史的上帝视角,知道金国新君完颜守绪打算更改对宋策略,甚至是想要联宋抗蒙。但没有人敢保证金国会不会脑抽,又做起了“北失南补”的美梦。
政治博弈是一种争取利益的手段,对方愿意退步赵昀自然不会咄咄逼人。
王忠捧着金国国书回到御台,赵昀这次甚至没有亲手拿过来看一眼,直接就命令当场宣读。
国书内容前半段是哀悼宋宁宗驾崩,以及祝贺赵昀新君登基,不过随着话锋一转,金国暴露出真正企图。他们期望在嘉定和议的基础上,每年再增加白银三十万两,以及绢三十万匹!
听到这个数字的时候,大庆殿内可谓是鸦雀无声,这倒不是说大宋群臣怕了,而是被这个数字给震惊到了。
要知道当年“嘉定合议”签订的基础,是在开禧北伐失败的前提下,大宋作为战败的一方签订的“投降书”,里面标定每年岁币白银三十万两,绢三十万匹。
现如今金国在自顾不暇的情况下,居然还能这般狮子大开口,直接就朝大宋索要翻倍的岁币,真以为南边是个印钞机?
“荒唐!”
侍读吴潜当即站出来反对。
他这段时间担任赵昀的经筵讲师,受到皇帝影响观念逐渐强硬,根本无法接受任由金国剥削。
“女真简直欺我大宋无人,陛下万万不可答应!”
真德秀紧随其后,他本就是朝中主战派头目,早就已经按捺不住了。
“臣附议真中书所言,金国简直欺人太甚!”
大理寺正赵立夫也是站了出来表达意见,他身为法司官员讲究一个刚直不阿,无法接受金国的漫天要价。
紧接着翰林院、御史台、监察院言官清流纷纷发生,痛斥金国这种贪得无厌行为。
但声讨行为主要集中在中层官员,诸如三省六部以及两府执政这个级别的高官,此时更多是沉默以对。因为他们知道逞口舌之快毫无意义,两国谁也承受不起战争带来的损失。
面对大宋满朝文武的声讨,萧伯达只是面无表情的盯着赵昀,他才是那个最终的决策者。
金国之所以会如此狮子大开口,说实话是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地步,老巢中都及黄河以北的地盘全部被蒙古攻陷,如今整个金国地盘仅剩下黄河以南,淮河以北的中间地带。
这块地盘放在汉唐属于中原繁华世界,但唐末五代以及辽宋战争数百年洗礼,早就沦落到十室九空的境地。
没有足够的人口,就自然没有足够的税收去维持国力,否则金国也不会提出“北失南补”的方案。
金哀宗虽然已经意识到,不能再与宋国陷入内耗给蒙古得利,但长久捏软柿子带来的侥幸心理,还是让他期望能通过恐吓威逼种种手段,从南宋这里获得更多的岁币来支撑战争。
这就是为什么,金国使臣要展现出一副强硬姿态,并且在国书里面提高岁币额度的原因。
能讹诈到南宋更好,实在讹不到也没有什么损失。
只不过这一次金哀宗的算盘打错了,目前局势下别说还想着讹诈南宋,哪怕他就是低声下气的来祈求赵昀联手抗蒙,恐怕南宋这边都还得考虑一下。
赵昀不会接受金国的讹诈,同时金国还得承担挑衅的代价!
“金国使臣,回去告诉完颜守绪,朕不会答应增加岁币。”
“另外嘉定和议签订的内容,从此刻起也全部作废,大宋与金国不再是什么伯侄之国,更不会向金国称臣!”
赵昀这番话说出来,宛如平地一声惊雷,朝野大臣都知道新君意气风发,肯定不会接受金国的讹诈。
但任谁都想不到,赵昀会如此激进的推翻嘉定合议,这相当于完全撕破脸皮。
说实话,赵昀对于嘉定和议不爽许久了,主要理由倒不是说要当金国皇帝完颜守绪的侄儿,而是当年签订这份和议的前提,是把宰相韩侂胄的头颅送到金国认错,以示严惩“开禧北伐”的罪魁祸首。
不管韩侂胄发动北伐的原因,是不是为了给自己谋取政治资本,只要他身为当朝宰相,北伐统帅,哪怕失败也绝对不能送给敌人羞辱。
这种行为相当于否定了北伐收复故土的正确性,打断了汉人王朝的脊梁骨,历史上也被称之为“函首之耻”。
可以想想看,如果当年岳王爷被冤杀风波亭,金国方面还不满足非要送头颅过去认罪,对于北伐将士、南宋百姓光复中原信念是个多么大的打击。
恐怕日后满朝文武皆软骨头,再无人敢提及北伐。
事实上现状也是如此,自从韩侂胄的“开禧北伐”被彻底否定之后,以史弥远为首的“主和派”掌管朝廷。
如今快二十年过去,无论金国那边如何挑衅羞辱,没有人敢站出来奋武扬威,高呼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