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为何给女主取名黛玉,取字颦颦?
先接上回说到宝黛初会时,二人各自心中所想,原文写的是:
黛玉心中正疑惑着:“这个宝玉,不知是怎生个惫懒人物,懵懂顽童?”【甲戌侧批:文字不反,不见正文之妙,似此应从《国策》得来。】
倒不见那蠢物【甲戌侧批:这蠢物不是那蠢物,却有个极蠢之物相待。妙极!】也罢了。
前面一句脂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如果你不懂文字反面所写的是什么,你就看不到这一句话的妙处,三百年来没人能读懂书中的反面故事,所以都忽略了这句批语。
我们现在知道黛玉心中想的是:不知道这大明幻化成的一个公子哥,是个怎样的惫懒人物,懵懂顽童?
所以说“似此应从《国策》得来。”
后面她想的是:倒不见那蠢物也罢了,这就要说到朱由检接手的大明,其实是一个无法收拾的烂摊子了,接手了其实也不一定能是好事。
“这蠢物”后面脂批特意提醒了:这蠢物不是那个蠢物,此处的这蠢物指的是贾宝玉,那个蠢物自然就是前文中出现的石头,脂砚斋怕大家把石头与贾宝玉搞混了,所以在此提醒。
可惜有些人还是以为贾宝玉就是石头,石头记就是作者的自传,不得不让人感到悲哀。
至于后文宝玉为何送黛玉‘颦颦’二字?
探春问何出。
宝玉说:“《古今人物通考》上说:‘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况这林妹妹眉尖若蹙,用取这两个字,岂不两妙!”
西方有石名黛,可代画眉之墨,就是暗指北京皇宫西边的煤山,有石名黛,“黛”字可拆为代黑色石,代画眉之墨,就是煤炭也能画出墨黑色的痕迹,代替画眉用的墨。
崇祯皇帝自缢身亡的就是煤山。
此是作者尽一切可能让读者联想到崇祯皇帝。
这颦字本意是皱眉,至于为何用这个字,并且提示大家去古今人物中去通考。
要明白其中的原因,我们就必须要站在作者的角度考虑,因此我们还是要先交代一下作者是谁。
我们先介绍一下历史背景: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准备建立大顺政权。
但是世事无常,北方勋贵士绅,辽西军阀联系清军入关,在山海关击败了大顺军。
大顺政权决定放弃北京,李自成命令斩杀吴三桂全家,部队撤离北京。
另外命人带上从京城得来的财物,还有崇祯皇帝的三个儿子。
四月三十,定王朱慈炯与永王朱慈焕被带出京城。
谁知兵荒马乱,到处皆有战事,山西的闯军在原明军的叛变之下,受到清军与原明降军的两面夹击,很快又遭失败。
二人到河南之后,闯军将领为了躲避追杀,于是分开行动。
后毛姓将军决定放弃朱慈焕,从此以后,朱慈焕颠沛流离,改名换姓流落南北,最终于1708年,75岁时,不幸暴露身份,被康熙下令满门抄斩。
而朱慈炯,意外遇到东林党人邹元标之子邹之麟,随其迁入贵州遵义避难,在那呆了几年,后来随其又返回江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