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借1.6万与借2万都没啥区别。
有了钱,沈铨那边办事就很利索了。
钱到位,关系到位,一个教育局局长出面,一本教材的审核流程,比李易想的还要快。
竟然短短一个月就下来了。
看着手中的教材,李易此刻激动难耐。
印刷肯定不是黑白印刷,而是彩色印刷,成本还不得而知。
沈铨此刻带着人到了这里,是出版社以及印刷厂的人。
出版社社长与印刷厂厂长。
“这位就是李易,天才数学少年,这位是出版社社长姜大举与印刷厂厂长袁则川。”
“你好,姜社长。”
“你好,袁厂长。”
“你好,小天才。”*2。
简单客套之后,出版社社长姜大举说道:
“书这边没有什么问题,想要大量印刷,还得考虑成本与销售渠道。”
这时候印刷厂厂长袁则川说道:
“彩色印刷成本是一页五分钱,一本书的成本是52块多点。”
李易听到这里,皱着眉头,这个价钱,比起五年高考三年模拟来说,都差不多了。
这还只是印刷成本。
至于书号与其余费用,还没计算在里面。
“这仅仅只是印刷成本,销售的书店也要赚钱,也赚钱,一本书至少要赚5块,这本书想要大卖赚钱,有点难。”
“如果运往全国各地,还得考虑运输成本,人工环节。”
出版社社长姜大举补充说道。
李易越听越心凉,各种成本已经来到了60。
想要赚钱,估计得卖70一本。
70块一本辅导教材,只能说除非很出名,不然很少有人会买。
二人实话实说,但是看向沈铨,又觉得可能没那么难卖。
他一句话,整个巴郡县的中学教材都得用这本。
一万多高三学生,就算是李易这本书赚10块,一年都有10万。
不过最终定价还得看李易怎么个定法。
“最终定价还得看你自己,我们只是把一些成本后续需要可能考虑的成本都算了进去。”
二人与沈铨交好,看在沈铨的面子上,说得很清楚。
不然才不会理会李易。
大龙朝最不缺的就是天才,与他们并无任何直接利益关系。
一本辅导教材价钱太高,他们也不好盈利。
李易一边想一边思索定价如何。
定价如果太低了,未来涨价肯定会被诟病,如果一开始定高一点,后面即使是成本上去,也会有一个盈利的空间。
李易想了很多,以及后世吸取的经验,最后说道:
“定价119。”
后世一些名师编写的教材,价钱只高不低。
反正价钱都那么高,不如定高点。
只要自己拿了高考状元,肯定有全国各地媒体来采访自己。
15岁的高考状元,加上各种金牌,对于媒体来说也是一个大新闻。
李易只需要在此基础上打打广告,卖书就很容易了。
前面两年肯定不好卖,只要后面口碑上去了,自己再多拿一点数学领域的奖,销量肯定会直线上升。
未来8年,大夏国经济将会直线上升,随着网络化各种普及,不少人对于教育的投资也会加大。
肯定会有的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