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个年代,手里有3000多块钱那是一种什么感受?
杨雨晴会睡不着!会神经衰弱。
因为,这钱的来路不正,心里不踏实啊。
留给自己吃,朋友吃,也不现实,油也有保质期的,久了就变蛤蛤味了,吃了对身体也不好。
现在,刘恒突然有压力了。
对几千块钱,杨雨晴有压力,但对于刘恒来说,压力不大,有了钱,别说油,就是想吃肉,那也是很简单的事。
问题是,刘恒在想,刚回到70年代,不能太猛了,还是要走稳一点,别让人抓到尾巴,那就不好了。
他得琢磨一下。
曾贵清送来了最后一批。
他也不走了,等一下,这油还得拖回去。
见曾贵清来了,厂长拿一包云烟给他,又递给他一支,刘恒耳朵上又多了两根香烟,他不准备学会吸烟,没有好处,老了还得戒,麻烦。
曾贵清嘻嘻哈哈,又变成了二流子,和厂长两个讨论谁家女人屁股大,谁家媳妇最骚最撩人,似乎他们都很善于这事。
刘恒略微有些意外。
他的记忆,70年代的人好像不是这样的啊,生活作风问题是大问题,一旦被人发现,就会臭名远扬啊。
但现在的事实是,这两个人活生生的人物,他们根本不在乎旁边还有刘恒和工人,谈的这样下流。
刘恒没有参加他们的谈话,他们所说的那个女人,那个媳妇,他一个也不认识,都是农场的人。
难道记忆有过滤?
或者过去对社会了解得不多,对社会认识有限?
前世,很多人怀念70年代,说70年代人的思想很纯,社会风气也好,人们都很快乐,幸福感很足。
现在回到了70年代,才发现与记忆有差异。
刘恒想到这,哈哈笑了出来。
“刘恒,你笑什么?听说你本来可以回上海,你撕了回城调令,是真的吗?”曾贵清见刘恒笑,才想起最近的传闻。
刘恒撕了回城令,整个勐养农场都在议论,九成九的人都在说,这个知青有点傻,有回上海的机会都不回,今后有哭的时候。
刘恒点头,说:“是的,不想回城。今后,版纳很香的,全国会有很多人到这里来买房,在这里养老。”
曾贵清瘪了瘪嘴,他是经常去昆明的人,“别傻了,谁会到这里养老?”
刘恒说:“这里冬天暖和。”
曾贵清摇了摇头,说:“暖和有个屁用,人家北方有暖气,冬天根本就不需要出门。嗨,刘恒,我知道,这不是你不回城的理由,你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离不开杨雨晴,对吧?”
刘恒点头,“这样说也对。”
曾贵清冷冷一笑,说:“傻!你真傻!上海的女人,一个个白白嫩嫩,又有肉,哪个不比我们这里的女人漂亮?我们这里的女人,要胸没胸,要屁股没屁股,黑不溜秋的,一个个黑人一般。”
刘恒不想讨论这个问题,赶紧转移话题,说:“昆明那边,买手表一定要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