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幻哲和冰琬琪自从陆生生物科学研究院参观回来以后,就一直在查询学习有关反面的知识。
他们按肖枫梓老师的提示,也搜索到了《鲸神》这部网络小说,进而也引起了两人的一场争论。
当然,这场争论也是故意的,与两人的学术立场无关。目的是通过辩论与反驳互相启发思维,减少偏见,做一个更加虔诚的求知者。
其实,每一个辩题之所以成为辩题,就意味着它本身就存在争议,存在争议说明正反双方都存在合理之处,而辩论的意义就在于提供一个平台让双方阐明各自的立场。
通过辩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这一话题,也更加全面地思考问题,甚至完全改变自己之前的看法,就这样通过辩论了解、探索未知的世界。
总而言之,辩论因为其输赢强迫我们不得不放弃成见,虔诚的从头开始学习一个辩题,形成一种思维方法,一种态度,对于成见抱有戒心。
辩论并不产生不会错的真理,它需要的是给予指引。辩论并不是去追求一条不会错的路。而是给自己继续向前走的理由,所以我们需要辩论的力量。
引起二人争辩的原因是,《鲸神》序章二中,明确了人类的一群精神异常者都意识到了蓝星变暖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在陆生生物科学研究院参观时也知道人类普遍对蓝星变暖有了共识并采取了行动。
按照人类哲学,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那么为什么思想的统一却没有带来行动的统一,使碳达峰和碳中和行动收效甚微。
柯幻哲提出了一个假设,就是如果类似问题在海洋生物圈中重演的话,比如海洋环境污染问题,那么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投入在科学知识的普及和教育上,还是投入在技术方法的研究上?
冰琬琪说,当然是两者不可偏废,都要重视。
柯幻哲说,人类的教训在先,他们就是这么干的,可是结果呢?
事实当然无法否认,可是思想共识与技术支撑又确实缺一不可,那问题出在了哪里呢?其实还是出在了思想意识上!人人都知道气候变暖的危害,又人人攀比谁也不愿意放弃自己的既得利益,使技术手段无法全面推行,即使勉强推行效果也打了折扣。
小说中的精神异常者也对此有过争论,历时八年也没有做到思想上的完全统一,但是他们的领导者做出了选择,大家都不折不扣地执行,也就等于群体只有一个思想来指挥行动。
可是裹挟群体“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就是对的吗?
如果这个决策者判断失误,或者是考虑不周,那么群体不就是盲从吗?盲从的群体岂不是更危险吗?
这个问题和有意思!概括起来就是“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和“客观事实才是行动的遵循”,不如我们各执立场,试着辩论一下,看看谁能说服谁?
那好吧!我选择“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现在就开始吧!
好的,请正方首先发言,阐明立场。
冰琬琪: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有统一的思想才有统一的行动。思想决定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思想决定着一个的行动,积极的思想会产生积极的行动。如果一个人的内心非常积极,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坚持、一种投入和一种认真。
关于思想与行动的关系,马克思做过很精辟的论述:“人是由思想和行动构成的,不见诸行动的思想,只不过是人的影子;不受思想指导和推崇的行动,只不过是行尸走肉——没有灵魂的躯体”。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实践论科学揭示了认识的本质、来源、发展过程及其规律,阐明了认识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认识来源于实践,认识正确与否必须经受实践的检验,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认识最终服务于实践,正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人类的认识发展过程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能动地改造主客观世界的辩证过程;一个正确的认识和理论,往往需要经过物质与精神、实践与理论之间的反复互动,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实现能量互释、能量交换、能量增值;社会实践永无止境,人的认识和人类理论创新也永无止境。
实践为认识和理论发展提供基础和动力,为验证认识和理论的真理性提供检验平台和标准,认识和理论在新的实践中应用,发挥对实践的反作用,指导实践达成主体目的,避免误导主体偏离目的,在新的实践中不断纠偏守正、开拓实践新路、谱写理论新篇。
柯幻哲:错了,矛盾分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在物质和精神中物质是主要方面,唯物唯心的辩证关系在唯物辩证法中也有体现,最典型的就是意识的能动性,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主张,意识是有一定能动作用的,但是不能违背客观规律。
唯物论难以超越的认识思想悖论中有个“天云悖论”。辨证唯物认识论的思想悖论为:客观事物(如杯子)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而他们所能举出的客观事物(如杯子)又都是已经存在于人的意识之中的。这就是“天云悖论”。
而它们能举出一个割裂于他们意识的“纯粹客观存在的物质”吗?
本来物质和精神就是一性的,所以一元论的“世界是物质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这里的物质也必须包涵精神的范畴,而“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就应该是一种物质与另一种物质的相互作用关系,这才是合理的认识。
世界仍然是统一的、多彩的。但辨证唯物论的思维无法达到这样的程度,无法理解精神和所看到的“物质”的表现现象之间的关系,所以又推出了自相矛盾的“物质与精神的关系”的“二元论”。
将精神和物质的内涵割裂,违反了世界的统一存在,导致其辨证唯物论思想的逻辑混乱和自相矛盾。如果“世界是物质的”是哲学元的话,“物质与意识的不同”就已经不是哲学元了。因为“物质决定意识”、“物质与意识的不同”的所谓“二元”就已经否认了物质的“一元性”了,辨证唯物论从这里开始就已经自相矛盾,自我否定了。
其“二元论”的“物质”与“一元论”的物质在概念和内涵都被偷换了。我认为无论是一元论,还是二元论,还是多元论,都可以成立,关键是看其内涵和思想是否合理。
老子说:无中生有,太极生阴阳。如果是从无中生物质与精神是合理的,其一元和二元都是统一的。但以世界是物质的,又生出物质与精神的二元,则二元的物质与一元的物质的内涵已经不同了,这在思维、哲学、思想和逻辑上都有问题。
所以,真正的一元和多元是可以统一的,但唯物论的一元和二元却自相矛盾。不管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都是否定了“世界是物质的”一元论,其“二元论”的“物质”与“一元论”的物质在概念和内涵都被偷换了,这种思想和逻辑混乱是产生悖论的原因。
冰琬琪:人类的思想是行动的起源和指导。所有的行动都源自于思想,是思想的产物。思想驱动人们进行各种不同的行动,包括物质上的行动和精神上的行动。
比如,一个人想要改善自己的生活水平,思考了各种不同的方法和途径,然后根据自己的思考和判断制定出行动计划,最终付诸行动去实现自己的目标。可以说,没有思想就没有行动,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其次,行动是思想的具体化和表现。思想通过行动才能在现实中得以具体化和表现。思想只有停留在纸面上或者大脑中是无法实现自己的价值的,必须通过行动来转化为现实中的成果。
行动是思想与现实的桥梁,通过行动,思想才能够被外界所感知和认知。一个想法如果没有得到行动的具体表现,就只是一个空中楼阁,没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因此,行动是思想的具体化和表现。此外,思想和行动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思想和行动是相互依存、相互联动的关系。思想为行动提供指引和动力,而行动则反过来对思想进行修正和调整。通过实践和行动,人们能够不断地对自己的思想进行验证和检验,进而对思想进行改进和完善。
而唯心主义哲学的形式之一,主观唯心主义把个人的某种主观精神如感觉、经验、心灵、意识、观念、意志、潜意识、灵魂、精神等看作是意识世界上一切事物产生和存在的根源与基础,而外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则是由这些主观精神所派生的,它是这些主观精神的显现。
因此,在主观唯心主义者看来,主观的精神是本源的、第一性的,而外部世界的事物则是派生的、第二性的。注意的是主观唯心主义者的主观意识指的是自然界内在非物质的总和,不是简单指人类思维。
再说客观唯心主义。说迷信鬼神的思想理论基础是唯心主义,是因为它奉行客观唯心主义,把客观精神(如鬼神、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此外,还有绝对唯心主义。绝对唯心主义,包涵唯心主义的所有共同特点,黑格尔在他的《逻辑学》的末尾对“绝对理念”进行了详尽阐述,可其原文十分之复杂难懂,就连哲学家瓦勒斯、罗素也难以作出解释。
在追究世界的本源元素时“绝对唯心”陷入了与“客观唯心”一样的观点,不同的是绝对唯心对“神灵是实体”进行了否定。亚里士多德的“神”以及伊斯兰苏菲主义均属于该范畴。绝对唯心主义属于多神论,其本质追求的是悟性等,即是说一切万物的根本,人人都有的本性,这都是修行与努力的结果,而不是靠妄想而能得到,以妄想为本,以所见为真的人,永远不会发现本质的意义直到唯心的概念,成为唯我主义者。
柯幻哲:辨证唯物论的逻辑悖论为,把一个早已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事物当作了不存在于人的意识中的事物,因此也就把它当作了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存在的事物了。他们能举出一个他们不存在于他们意识中的“客观存在的物质”吗?这就是“天云悖论”。
在以前学习唯物主义观时,认为世界在没有人存在时,还是这样的星球、山川,鸟语花香,蓝天碧水,五光十色……其实这已经是把人的意识和观念加进去的有限的“人化自然图景“,也即“人化世界”的图景。
现代科学知识已经认识到:客体所反射出的所有电磁波中,其相对集中的一定波长的可见电磁光波通过人的肉眼摄取、转换、传导而在大脑中反映成颜色。因此,颜色是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波长的光波与人的肉眼和意识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状态。是人体系统与自然客体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
颜色的美代表着人体系统与自然系统相互作用状态下的和谐结果,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与结合所共同构成的一个新的物质能量系统。
这就是“人化世界”:由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与结合所共同建构的一种新的物质能量世界。同理,声音也如是。在表面时空中,可以说世界本没有颜色、声音,但光子和空气粒子波与人的存在和认识过程相互作用后,就形成了人所观察到的颜色、声音的过程和存在。构成了一个“声色”世界――人化世界。
依据现代科学知识,对于一团无规则运动的分子集合,人们是看不见的,人的感观和意识将其反映成了“实体”,其内涵和状态信息已经发生了变化,形成了新的“人化世界”的内容。
所以,现在我们发现,当我们挣开眼睛,所看到的声色世界就应该是“人化世界”,而不是辨证唯物的认识思想所认为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客观世界”。
这里,我已经提出了一个“人化世界”的概念,什么是“人化世界”呢?
就是人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所建构成的包含主体和客体的系统整体存在,这其中也包含了客体与人的感官和意识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状态和意识建构内容,也包含了意识的主观发展过程。
如颜色,只有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不能形成颜色,而只有人的主观也不能形成客体的颜色,而是客体所反射出的一定频率的光波与人的主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被人的感官吸收、转换,而被人的意识建构成颜色。所以,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存在和状态,是既不否认主观,又不否认客观的系统认识思想。是“人化世界”的认识思想。
那么,分子又是什么呢?现代科学的发展,已经从分子向微观认识另外原子、原子核、和电子、质子和中子,直到夸克、中微子等基本粒子。人们在量子力学的研究中,发现研究对象的状态依赖于我们的认识过程。量子论通过实验证明,人的观测行为“干扰”了被观测对象电子的实际运动,电子运动实际上处于“量子态”(量子波),即电子运动实际上是没有时间上的“先后”顺序的,是按照随机的“概率”运动着。在人通过感官和仪器对某一对象进行观察的那一瞬间,量子波的“波函数”塌缩了,在人的感官和仪器中“变”成了一种“实在”(某一形状的物体和电子波形)。
量子物理学家玻尔认为,这是因为在观测行为中,人、仪器和被观测对象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相互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意识”在其中担任着“重要角色”,譬如:你必须选定某一观测对象并通过眼睛、仪器和被观测对象“连接”(联系)起来。
迄今为止,人们所认识的世界实际上是“人化世界”,是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相互作用下,共同构成的一个物质系统、共同组成的一个物质能量世界。“人化世界”是系统思想在认识思想和过程中的体现。主体和客体,包括认识过程共同构成认识系统,建构成“人化世界”。而不是辨证唯物思想所认识的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建构的“客观世界”。
那么,“人化世界”之外是什么呢?我认为,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纯粹客观的事物,也如“物自体”。它永远在“人化世界”之外,不仅是构成“人化世界”的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必要条件,也是人的认识和“人化世界”不断拓展和进步的基础之一,也使人对宇宙、生命和人的存在持有一种敬畏和虚心的态度,并能激发人们不断探索宇宙物质、生命和人的更真实存在的愿望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