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至李靖走出大帐,谢慨终究还是忍不住了,便开口向李世民问道,“为何秦王不听李公心中对于战局的推演,还让他脱离此间战场与蒋国公固守泾水要道?”
李世民尚在思索怎么与谢慨解释,杜如晦便先替他将话说了出来,“谢将军,正如杜某此前所言,秦王欲下放兵权于刘长史,一日后让其主持大局。”
谢慨依旧是不大明白此中曲折,又想起上辈子的历史记载中,刘文静拿了军权,主持了大局,才败给了薛举。便又向李世民连连问道,“此前刘长史如此不敬秦王,此时殿下为何还要以德报怨?而殿下是此间元帅,何故要借刘长史之手主持全军?”
听及谢慨的发问,李世民一时间更不知怎么向他解释,而杜如晦则是再次发挥他的作用,只听他莫名得问向谢慨,“谢将军,你可知为何秦王不能用李靖?”
而听见杜如晦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谢慨隐约间却有了些明悟,便下意识回应道,“秦王不能用李靖,想必是因为陛下也看中了李靖之才。”
他自己脱口而出的答案,不由得让他心底的想法更清晰了,不由得再次发问,“难道,刘文静亦是如此?但刘长史身居高位,陛下不是已经在重用他了吗?”
而李世民这时理清了思路,便也对谢慨说道,“是,也不是。既然整个大唐都是父皇的,那么无论是何英才入我大唐便皆是为父皇效力。故在父皇心中,谁能去用他们的才能,他们又要以谁为尊,这才是关要之处。”
谢慨这时才终于明白了李靖与刘文静在李渊构想中的相似之处,李靖此时新附,地位不高,故可以是李渊为李建成储蓄的人才,而刘文静虽已身居高位,便可以是直接进入李渊为李建成准备的班底中。
在看到谢慨若有所思的神态,杜如晦又隐晦的提醒他道,“而且,谢将军难道不觉得此时战局行进得太过于顺利了吗?”
这一问,又让谢慨心中升起了莫名的危机感,毕竟他可没忘记在他的那个时代,历史记载中的唐军正是在刘文静的主持下败给了薛举的。
他不由得感慨,“是啊,无论是薛举粮草不济,还是出现大量逃兵,对于我军来说着是过于顺利了。”
而李世民眼见谢慨渐渐懂了他的想法,便又补充道,“克明断言,薛举退兵与否都藏有暗手,起先本王与克明都没想明白,但是刚才,李靖之言却令本王茅塞顿开。”
“李靖之言?薛举或是没有退兵的想法?...”
这一番话,让谢慨又一次陷入了思考。
‘如果结合正常的历史记载,此间薛举的意图就很明显了。无论是逃兵还是军粮不济虽然都是事实,但他将所有劣势都摆在明面上示敌以弱。
那么,唐军是会继续坚壁清野,还是选择一战?
若战,正合薛举速战的夙愿。
若不战,唐军如此占优的形势下,主将畏缩不前,手下的将领会怎么想?
尤其是在此时唐军内部派系林立的情况下。
所以答案便也很明显了,薛举方攻心的阳谋便让这一战貌似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