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这一箱的什么啊?” 温竹歪着头看快递单上面的字。
落雨?
云城市?
还没等他疑惑开口,温奶奶拍了拍他书包上的水珠,说道:
“是你雅姨寄过来的,她不是去干家政嘛,这里面都是别人不用的书,你雅姨觉得丢了可惜就寄过来给你,看看有哪些能用的。”
“哦哦,那我搬回去。”
十三岁的小少年已经很有力气了,他弯着腰把十几二十斤的箱子抱起就往屋里冲。
身后的温奶奶撑着他放在一旁的雨伞:“你个小崽子,给我小心一点啊。”
刚喊完,温竹又小跑进来,他躲在伞下扶着奶奶的肩膀一起往里走,脸上笑嘻嘻的:“放心放心,我走得可稳了。”
“行了,快去吃饭吧,奶奶中午炖了鸡汤......”
温竹把思绪拉了回来。
从第一次收到书之后,又隔了小半年,温竹又收到一小箱书。
温竹很高兴,因为里面有很些书他很喜欢,其实他知道书店也有卖的,就是一本要好几十块钱,他不太舍得。
遇到天气不好的时候,奶奶一早上卖的菜也就五六十块钱。
即便是再喜欢的书,温竹都不敢花这么多钱去买。
所以,温竹就给雅姨打了个感谢电话,也是那时候他才知道雅姨即将要生小宝宝了,并没有在雇主家工作了,书本其实是她雇主家的孩子帮忙寄的。
后来,温竹就按照快递单上的地址信息。
寄出了一封感谢信。
温竹寄信的时候,就没想过会有回信的。
寄出信件七八天后,他收到了一封回信,信件内容很简洁,只有短短的一行字:
[不用谢,好好学习,有书会继续寄你。]
从那之后,他们就开始用信件联系。
从一开始温竹只有收到书后才会写的感谢信,慢慢到了后来他们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信件往来,温竹会主动给笔友写信。
每次写,他都会收到回信。
无一例外。
除非是自己让他别回,像离开南城市那次。
温竹将信件放回去,从里面翻出用剩下的几个浅棕色的空信封和邮票。
从储物格的书堆里,抽出已经撕掉一大半的信纸本。
他安静地坐在椅子上,几分钟就在信纸上写了小半张的内容。
“撕啦”一声。
温竹熟练地将信纸撕了下来,折好。
然后在信封上,写上收寄件人的邮政编码,地址和名字。
写多了,收件人的信息温竹都倒背如流了,反倒是京华一中的详细地址,他还得对着手机写。
记得不熟。
写好之后,温竹就把信放进信封里,用固体胶棒封口。
这根固体胶棒用了几年,也快用到底了,原本五六厘米长的固体胶,已经被涂剩不到一厘米了。
最后,温竹在信封的右上角,贴上一枚中秋节图案的邮票。
他暂时还没有买新的邮票,他从南城市带来的邮票都是1.2元面值的,没有0.8元的。
这几年来。
温竹去邮局买过很多不同风格的邮票,他用的比较多的是春夏秋冬24节气的邮票,从立春到大寒,他都寄过给落雨。
他也喜欢在传统节日或者24节气的前几天,给这位笔友写信。
而落雨寄给他信件上的邮票就很杂了。
花卉树竹鸟兽风景人物图,什么样的图案都有,也从来没有重复过,温竹暂时没看出有什么规律。
温竹目光落在笔友的名字上。
他知道 “落雨” 只是笔友的笔名,并不是真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