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铁路是否超量售票是铁路的计划,车上是否超员,那就是实际的变化了。
对于乘客来说,这样的售票方式也很是麻烦。
首先,你不知道自己想去的地方,通不通火车。
你若想知道,就需要在火车站购买一本《全国铁路客运时刻表》。
按照目录里教的办法,查询你想去的地方,在什么时间有哪一趟车次。
至于说购票,你依然需要亲自跑到火车站去排队。
而电话订票,虽不敢说是少数有电话人家的特权,却也只有特定的几条线路的某几个大型站点才有开展。
真正全国范围的电话订票业务,还得得益于全国联网售票业务开展之后两三年,才真正进入老百姓的视线。
在当年,为了不耽误自己的出行。
大部分百姓选择提前数个小时,乃至于数天,便跑到火车站排队买票。
为什么要排队?
我举个例子,上个世纪末,海津市最大的火车站,拥有22个售票窗口。
春运期间窗口全开,并且每个窗口都安排两个人,买票的队伍还是从售票大厅排到了站前广场。
即便不在春运的时候,车站依然开放十二至十六个售票窗口,也拦不住售票大厅门口的长队。
你问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每一个买票的人,都需要问售票员,我想出门的那天,去哪里哪里有没有票。
而售票员则需要用默诵的方式,回答你某天、某时段、某次车、有没有座位、需不需要换成、换成车站在哪、是在此站代售换成票,还是需要去换乘站自主购票……
然后,你再通过这些自己并不熟悉的信息,选择自己要不要按原计划出行,还买不买售票员推荐的票。
遇到优柔寡断的,买一张票耽搁十几分钟,还不跟玩一样?
就算是买了“全国时刻表”的旅客,到窗口流利报出车次以及时间,并确认自己的目的地。
也难保,他家里的时刻表是旧版,他要坐的车不一定还有开通,即便有,也不能保证一定有座……
很多旅客为了能顺利出行,甚至想出了买一张“站台票”,先挤上到目的地的火车,然后在车上再补票的法子。
而我,也是在那个岁月中,领会了一个挤绿皮火车的必备技能。
就是,你买到无座的票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太多,你在车上无法移动。
这个时候,你需要准备两件东西,一份报纸以及一桶泡面。
当你把泡面掏出来,并高高举过头顶之后,你就可以一边向前挤,一边吆喝。
“刚沏的泡面诶!水热啊!老几位注意啦!别烫着自己啊!”
一般这个时候,再拥挤的车厢,也能给你腾出一条窄道,让你侧身挤过去。
你还别不信,你如果坐过绿皮火车,你肯定有过一个疑问。
为什么不管车上多么拥挤,推着小铁车卖东西的乘务员,她都能在车厢里往来穿行?
你别嘴硬,你要说没见过,我就问你,后面这段说唱,你熟不熟悉?
“香烟、瓜子、八宝粥,啤酒、饮料、矿泉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