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的确写的入了神。
既然要写帝王之政,当然得写大庆未来该做的事,以他对庆帝的了解,他总结了七件:一、劝民于田亩;二、官员改革;三、设立内阁;四、治理漕运;五、迁都;六、建立三大营;七、南下北征。
庆帝在一旁看的心潮澎湃。
“招抚流民复业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蠲免赋税。”
官员改革更是说到他心坎了。
“不言者罪之,言有不当者勿问。”
“凡郡县有司及朝使目击民艰不言者,悉逮治。”
“水旱朝告夕振,无有雍塞。”
他本就想改,一扫官员们奢靡萎靡之风气,只是不知道怎么下手。李恪所写,都落到了实处。
“为治之道,在于宽猛适中。”
“给冤臣平反,除了犯谋反、大逆,谋杀祖父母、父母等重罪不赦外,其余罪无大小,通通赦免。”
“启用冤臣,他们都是死过一回的人,有必死之志去做官,必能无往而不胜。”
接下来,设立内阁,正合他意。
“设立内阁,设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东阁,文华殿大学士,以五品官协助皇帝处理政务。”
这一次,范贤查春闱舞弊,他正想利用这一点,逼林相退位。有些大臣猜想他要换相,实际,他想废相。
废除宰相制,天子直领六部。
中书省承天子,下统部院。连皇下旨,部院奏,都要经过中书省呈下达,这权力实在是太大,太可怕了。
相权过重,皇权必定受损。
当初赖明成要参范建范贤父子,林相还当庭说这不符合规矩,就是要参,也要先经过他中书省。
所以,庆帝打算彻底解决掉丞相这个位置。
只是,没了丞相,天子直领六部各院,那样的话,政务肯定繁重,他想不到更好的办法解决。
李恪这设立内阁,启用大学士,给了他方向。
增设这些大学士,他们官职低,但是能帮皇帝处理政务,又不会像宰相那样做大。
……
庆帝继续看。
说到治理漕运,也是他一直想做的事,可这些年黄河疏了又淤,淤了又疏,但依旧时不时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