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纲立即振奋道:“臣觉得姚都统所献之策大有可为,恳亲官家支持。”
赵桓不由皱眉,史说,姚平仲劫寨之谋,得到了李纲的大力支持,李纲也因此事失去了皇帝的信任,让主和派上台。
但后来,李纲在《靖康传信录》中为自己辩解,声称姚平仲袭营之败和自己无关。
后来朱熹也曾写文章为李纲辩解,但史学家综合当时各种资料来看,都认为此战李纲应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如今看来,这事还真有李纲的锅。
不过这也难怪,李纲毕竟是个文臣,军事能力本就不能指望,他守城表现确实不错,其中也有手下将领参赞的功劳。
但野战和守城不一样。
世界历史上,兵力粮食足够的坚城,除了软弱投降的,绝大部分都是被长期围困,因饥饿而破,被短时间硬打下来的,几乎为零!
就拿此时挡住了金国西路军的太原来说,这座城市里的宋军按理来说,和其他宋军没有太大区别,人数也不多,也就一两万人,这样的宋军,放在平原上,别说挡住六七万金军精锐,面对同等数量的金军,估计也撑不住几个时辰。
但是,就是这股宋军,在意志坚决的太守和守将的带领下,硬是将金军比开封城下东路军实力更强的西路军挡了八个月!
对于一支军队来说,守城的优势是在太大了,而野战就不同了,双方站在平等的位置上,完全凭借实力对撞,胜负往往就在一瞬间,对将领的军事素养要求就高太多了。
李纲作为一个没有军事履历的文官,在这种时候做出错误的决定,也无可厚非。
赵桓皱眉想了一会,向李纲问道:“那万一要是败了呢?”
不等李纲回答,姚平仲突然道:“官家,臣有十足把握!”
赵桓看了这个魁梧的将军一眼,心中忍不住发出冷笑,“金军自起兵以来,横扫骑在宋军头上多年的辽军,你以一万去袭击人家六万人,本就是一场军事冒险,竟然敢说有十足把握,宋军高级将领都是这个吊样,难怪会亡!”
当然,这话他没有说出来。
李纲稍微犹豫片刻,说道:“臣觉得可以一试。”
赵桓又回头看了看种师道一眼,发现这个老人沉默不语,并没有继续劝说的意思。
历史上对种师道就有“素简默”的评价,他会对上位者进行劝谏,而一旦上位者不听,他就会选择沉默,甚至退缩。
在靖康之变前的将近一年的这段关键时刻,他数次表现出了这种特质,每一次关键时刻,他的意见都是正确的,但都没有被采纳,他也没有据理力争,而是选择了沉默,退缩。
赵桓心中哀叹一声,对李纲和姚平仲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先做些准备……但是,没有我的命令,不准擅自行动,否则,就算胜了,也没有功劳,反而有罪!”
“遵旨……”
……
从政事堂出来,赵桓沉默不语的走了一会,突然回头对紧跟在身后的梁师成道:“让韩世忠来见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