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只觉得自己脸都快笑僵了,他虽不怯场,可还是首次见得如此密集的人群向自己招呼。
李唐民风开放,那些小娘子也不避讳,手绢荷包丢个不停,胆大者甚至凑到近前,欲要伸出手捏上这俊秀和尚一把。
玄奘连忙转身避开,不敢与其对视,引来人群一阵哄笑。
跟着两个小吏前行一会儿,他终是见到法场,顿时松了口气,就要走入其中,却一时又犯了难。
法坛在曲江池中心,却无有道路通往,他又没有菩提达摩一苇渡江的本事,这可如何是好。
见到旁边还有位面熟黑袍道人,玄奘只是离近低声道:
“袁道长,贫僧该如何上去。”
袁天罡面色古怪地打量了这和尚两眼,金光寺是中原大寺,其中佛法传承可不简单,他原本还以为玄奘是在藏拙,不曾想其竟真未修过法。
但此时并非问话之机,袁天罡轻咳一声,袖中手指悄然点了几下,曲江池上便有好些白莲升起,一一绽放到了法坛前。
人群惊呼,看向玄奘的目光更为热烈。
玄奘朝袁天罡道了谢,脚踩莲台登上法坛。
他寻到蒲团盘腿坐下,心中再无涟漪,自有平和气度浮现。
人群逐渐寂静,曲江池开始有庄严佛音响起。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
佛道两家的经典在旁人看来多少都有些晦涩难明,更遑论识字不多的平民百姓,但玄奘诵经声并非一般,其中有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韵味,曲江池旁的人群纷纷沉浸其中。
袁天罡点点头,此是《受生度亡经》,是佛门超度经典,虽流传甚广,但在玄奘口中颇为肃穆宏大,寻常人听上几句便会被不自觉吸引了去,这和尚对佛经果然钻研极深。
在高处俯视曲江池的李世民闭眼倾听一会儿,微有颔首,他涉略很广,道藏佛经均有所了解,能感知到玄奘诵出的佛音带着慈悲意味。
混在人群中有個邋遢疥癞老者,他并未沉浸佛音,只是抬头望天。
这老者正是李无所化,有了仙人道行,三灾变幻之术更为玄妙,他化作这模样,头上皮癣都见得分明,周遭百姓无奈避开他些距离,不愿沾染秽气。
李无自然不在乎这些,他只是抬头等着,直到玄奘诵经讲经一遍,开始说起《安邦天宝篆》,此经结合释道两家,内容更为鲜活易懂。
李无才叹了口气,若按照他的了解,此时应有那观世音菩萨化作老僧前来点化玄奘,但他半点异象都未见得。
不曾想此任还真落在自己身上......
李无挤开身前人群,引来好多不满目光,他只当未见,到了曲江池边上,兀地大喊一声:
“那和尚,你只谈‘小乘佛法’,便不能说说‘大乘佛法’么?”
嗓门大得出奇,让此地宁静氛围一滞。
玄奘讲法被打断,面上也无有恼意,他甚至惊喜起身,对着李无拱手道:
“老师父,弟子失瞻多罪,此前的确只学过小乘,不知那大乘又是如何?”
袁天罡怒气冲冲回头一看,欲要瞧瞧是哪个胆大包天之辈敢扰乱法会,却看见老者腰间那熟悉的落漆剑鞘,他面色一僵,旋即展开步法,几步到了李世民身侧。
“禀圣人,这位正是李无......”
李世民有些诧异,看了同玄奘对上的疥癞老者几眼,他想了想,开口道:
“那便看看他有何高见吧。”
却说人群听法被打搅,纷纷对李无怒目而视,直到玄奘开口他们脸色才好看不少,而李无只是继续道:
“你讲的小乘佛法,度不得亡者超升,只可浑俗和光,我听说那大乘佛法三藏,能超亡者生天,能度难人脱苦,能修无量寿身,能作无来无去。”
为何陈光蕊仍要让玄奘西行一遭,李无倒是有些明了,一是为了去看看那灵山究竟如何,二也是希望其取来些真经,或可振兴佛门。
经历过登仙玉门眼一事,李无知晓此世还不算太平,道家自顾不暇,若佛门能出些有用之人,倒也是好事。
且他隐约有种预感,哪怕自己不做此事,玄奘最终仍会踏上西行,与其让那些暗中图谋的家伙操纵,还不如让自己插上一手。
又说玄奘闻言,只是诚恳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