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时间,楚玉除了教父母修炼功法,为了给东灵寺写好碑文,自己也抓紧时间领悟书法。钻到书房里,楚玉反复书写了很多遍那毁掉的石碑碑文,他全身心的投入进去,简直变成了一个书痴。他越练越觉得碑文精妙无比,越练越欢喜,不断的练习,由形入神,渐入佳境,同时把师父传给他的书法技艺和功力消化吸收,他的书法水平比之前不知要提高了多少,他感受到了书法的高深,渐渐触摸到了那深奥笔法的精髓之处。
两日后,楚玉和父亲来到东灵寺。东灵寺虽然不是很大,也没有巍峨气派的大殿,但寺里面景色很美,上次来时,因为参悟碑文,没来得及好好参观一下。
进入寺里,是一个宽敞的院落,硬沙石的地面,院子中间立着一个大的香炉,香炉中冒着袅袅的香烟,往后有两排深黄色屋顶的房屋,院子两边有高大的古树尽情伸展丫枝,明亮的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斜斜地洒落在地面上。一条小路蜿蜒曲折向后院延伸,走在小路上,两旁一丛丛的绿竹,遮盖了头顶,到了后院,看到了几个小塔掩映在一棵棵高高的松柏之间,小院儿很是幽静,不时地,蛐蛐在院中角落的草丛里鸣叫几下。
寺院幽静雅致,令人心境空灵,心里的杂念已化作晨雾,随风飘走。楚玉脑海里想到了一首诗,与此情此景,何曾相似:清晨如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谭影空人心。万籁此都寂,但余钟声音。
楚玉在寺院中欣赏了一圈儿,随后他们父子俩随空一住持来到书房。一张长条桌上铺好了宣纸,砚内墨汁已经研磨好,笔墨纸张都是上上乘的。楚玉来到桌前,用手抚了一下宣纸,用镇尺重新压了一下,拿起笔来,沾足墨汁,在砚边轻轻按了按,笔尖变得挺直。
“小公子,这笔墨纸张可还满意?你还要参照一下原碑文的拓片吗?”这时,空一住持似乎不合时宜地问了一声。
“笔墨纸张都已是很好了,碑文不需要参照,谢谢住持!”楚玉头也没回。
他提笔在手,澄心静思,随后手腕轻虚,落笔稳健而不滞涩,笔画饱满,字体随方就圆,逸态随毫而生,整篇碑文一起哈成,天衣无缝。
放下笔,楚玉退到一旁,空一住持和楚家主走上前来。看着桌儿上的书法,空一住持似乎看到了原碑文的神采,他忽然明白新碑上的文字文与原碑文的区别,不在于有雕琢的痕迹,新碑文缺少的是原碑文那沉浸入骨而又萧散飘逸的神韵。看着楚玉写的碑文,空一住持神情一振,拍手叫绝:“妙啊,非凡手笔所写,老僧佩服!”
楚家主也非常自豪,有此子,无憾啊,玉儿的书法真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不输给那些书法名家。
“现在看来,楚玉小施主的书法水平不逊于自己保存的这本啊!”空一住持盯着书法,突然想起答应楚玉的事,忙从旁边柜子里拿出一本早已准备好的封面有些泛黄的册子,很恭敬地递给楚玉:“小施主,请看这书法如何?”
楚玉恭敬地接过来,翻开观看,顿时眼前一亮。好漂亮的草书!字字浓墨重笔,藏露相宜,如丹穴凤舞,清泉跃龙,确为绝世珍品。楚玉边看边悟,似入佳境。 看了半晌,楚玉久久舍不得放下,那一行行乌黑的字落在黄底儿洒金的纸上,像是在翩翩起舞,他想把这本书法带回家仔细琢磨,可是又不好开口,于是又反复地看了几遍。
回家的路上,楚玉还在回味着那本书法:“那书法写得太好了,见得此作品,不虚此行,有道是,学习书法当眼高手低,能多看到这样好的书法,得以参悟,何愁书法水平不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