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南也不懂当下这个时代的行情,既然高远觉得是好酒,那就可以试试了。这蒸馏酒得来又便宜,只是用些粮米、酒曲就成,山寨里会自己酿酒的不在少数,自己可以向他们收购,加大产量。这蒸馏酒的方法,以前曾告诉过老郑头,可以让老郑头指挥蒸馏,做出成品酒,装入酒坛,封装好,运到幽州城中售卖。
周南便吃饭,便将酿酒赚钱的想法告诉了高远兄妹,高远不论何事,都是支持周南,更何况是酿酒,捎带着自家还能喝上几口,当下便拍胸说道:“大郎你若找人在幽州城里去卖,便交给我,再没有差错的。往常在幽州城里还结识一个开饭庄的朋友,倒是可靠。”高芸这些日子带人给护家社的兵丁每日做饭,眼看着库中粮米一日少似一日,也盼着周南这酒能卖些钱。不求一坛酒卖足贯钱,只要稍有盈余,能为寨子里赚些口粮钱就知足了。
第二日周南被高远硬拉着陪他在各处巡视了一遍,又要周南看护家社兵丁列队操练,虽不甚齐整,倒也颇有气势。周南看了会儿,便和高远招呼一声,去找老郑头。老郑头正独自一人在石屋里誊写东西,桌上还放着酒盏,看来是自得其乐。
老郑头见是周南,便给周南一个酒盏,让周南自便,周南也倒了一盏,啜了一口,虽是浊酒,但胜在自然,周南在以前那个时空里,因为工作性质,没有少喝酒,喝的多了,也就没意思了,再加上喝酒喝坏了身体,更是对酒没了好感。什么都要有一个度,过了度,就好事变坏事了。金、元统治中原,把北方的烈酒带入了传统汉民区,原本以酿造酒为贵的汉人也只得接受这高度烈酒,后来明朝虽然又恢复了甜润的酿造酒,可是随着清朝入关,这高度酒又一次占了上风。好酒自然是好东西,可是越高度酒,喝的越多,越伤身体,倒不如这自酿山酒,虽然寡淡,可是有个意思就行了,再说,喝上两碗也不伤身体啊。
两个人边喝边闲聊,自然就说起了酒。待听周南说又要借他的酒,老郑头说甚也不借了,只说他也没有了,这次要借,便该找刘宗旺等人去借。周南才知道,刘宗旺除了干石匠,也会自己酿酒喝。
周南便问起这酿酒须费多少粮米,酿造多久,他得问清楚了,算算成本,再定卖多少钱。
老郑头听周南问酿酒之事,以为周南要自己酿造,自然乐得教周南,便仔细的给周南说起来:“这酿造酒之法,古书有载,便是将米蒸熟,然后摊开来放凉,再拌上酒曲,使其入味,待米变糟,用酒筛过滤掉,放进坛子里密封起来,少则仨月,多则数年,这酒便成了。花费么,也不甚多,粗米二斛,曲一斛,得酒六斛六斗……”
周南一听斛、斗之类,忙打断老郑头,说道:“你只折成钱来算,用几许钱,可酿酒多少斤?”
老郑头拿笔在纸上比划着算道:“按一石米一贯钱算,粗米两斛、酒曲一斛,就是三贯钱,得酒六斛六斗,约为八百斤酒。”
周南点点头,八百斤酒,可以蒸馏出约三百多斤酒,也就是三十多坛,一坛酒卖一贯钱,三十多坛就是三十多贯。利润还可以了。
看老郑头疑惑看着他,周南便向老郑头说了自己酿酒赚钱的想法,老郑头这才明白刚才周南让他算酿酒花费的事。老郑头听周南说的十斤酒大概制出三斤多蒸馏酒,便断然说道:“如此自然可赚钱。单论这蒸酒,十斤卖一贯钱不算贵。”周南奇怪问道:“你怎知十斤能卖一贯钱?”老郑头这才不好意思的说道:“不瞒大郎,那日我也曾偷偷尝过,实在是好喝。只是大郎你留在我这里治伤用的,小老儿不敢偷喝完。”
周南不禁为之气结,这以后赚钱不赚钱的不知道,先喝出两个酒鬼来。
宋春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