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是送自家小孩上禅山的,利星汉这样推测着。这一幕倒是让利星汉想起了自己的身世。
听师父说,自己是师父途径大原北关时,一对病危夫妇托付于师父的。
但利星汉一直持怀疑态度,因为每当自己问起父母的信息,师父便含糊其辞。加上以前和师父一起去菜市场买菜时,师父偶尔和卖菜大婶聊的几句荤话,利星汉虽然听不懂他们在说什么,但看大婶搂着师父胳膊的没羞没臊的样子。
利星汉在很久之前便心中了然,要是师父哪天告诉自己,其实自己是师父年轻时的一段孽缘而来,自己也不会多吃惊。
思考间,师徒二人走到了禅山脚下,佛国的圣地。此时这里已是人山人海,利星汉举目望去是一个巨大的台阶,一直延伸向山顶,看不见终点。台阶两侧分别站立着两位黑衣僧人,再到近前,是一位穿着黄色僧衣的老僧。
利星汉想起,这就是韩宝珠提起过的,禅宗的大师。渡济和尚牵着利星汉走到黄衣僧人面前,口诵佛号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贫僧法号渡济,大原出家人士。此次想送小徒入寺,看看他有没有佛缘。”
黄衣僧人慈眉善目,还礼到:“阿弥陀佛,老僧名平远,既是大原佛门。那便按其余五宗弟子算,直接去往内门吧。”
平远大师转身向右边第二位黑衣僧人说道:“喜慧,就由你领渡济师徒去往比丘考核吧。”
法号喜慧的黑衣和尚迈步走到渡济跟前,行礼道:“请二位随我来。”
利星汉跟着师父及喜慧和尚登上台阶,一路无话。利星汉看看法号喜慧的黑衣僧人,又看看落后半步严肃且镇定的师父。咽了口唾沫,埋头跟上。
走上山间台阶,转过弯后,是一处大平台。平台上有一座道场,师徒二人驻足望去。道场名为灵岩寺,此刻灵岩寺前有大批僧人和小孩。
寺前正中是一群小孩子,年龄各异,依利星汉看来,最大的不会超过十四岁。
孩子周围是无数年轻僧侣,皆着灰色僧衣。越过孩子们向后看去,有一位着黄僧衣红袈裟的和尚,白发须弥,长眉倒垂,手持香把。
利星汉感觉他好像睡着了,因为长眉的和尚眼睛都未曾睁开。
另外有一位白衣僧人,坐在旁边,手持剃刀。只见由一位栗衣僧人,从小孩子中拉出一名孩童,约莫七八岁的年纪。
孩童被牵着走到白衣僧人跟前,白衣僧人手起刀落间,孩童毛发纷飞。不一会儿,孩童便成了一个小光头。
利星汉看得摸了摸自己的光头,想起师父第一次给自己剔头是刚进入佛国的时候,那个时候还给自己头上划了几道口子。
随后,孩童又被牵到黄衣和尚近前。黄衣僧人眼皮都不抬一下,左手按住孩童天灵盖,右手的香火倒竖,缓慢的在孩童的头上重重的点了一下。口中振振有词“觉悟事间无常,多欲为苦,心无厌足。”
已是光头的小孩被烫的哇哇大哭起来,听得哭声。利星汉打了一个寒噤,喜慧和尚似是看出利星汉的害怕。笑着解释道:“这三位由左至右分别是禅宗慧明大师、显宗普度大师还有达通大师。”
似是听到了喜慧的介绍,又或是终于察觉到了登上平台的师徒及喜慧,三位大师向渡济行了一礼,利星汉被师父扶着后脑勺,同师父一起还了一礼。
喜慧接着对师徒二人说道:“这里多是山下人家送来的弟子,小师傅不用过去受戒,随我来。”
渡济双手合十道谢:“有劳了。”
从侧面绕过灵岩寺,利星汉发现灵岩寺背后还有一片天地,各种寺庙厢房,想来就是灵岩寺的师父们的居所和各自的修行道场。
再次拾级而上,利星汉不知走了多远,随后拐入了一条山间小路。路口有一路牌,摩柯桥。说是桥,可利星汉望去,前路依然是弯弯曲曲的山路台阶,再远一点,有一座小庙。
喜慧在摩柯桥边站定,对师徒二人说道:“就是这里了,小师傅只需走到前方寺庙,敲响寺庙里的钟声即可入山修行。”喜慧又看了一眼渡济,接着说:“但小师傅需独自前去。”
渡济闻言,蹲下身子正对着自己弟子,拍了拍他的肩膀,没有说话。
利星汉看着师父的眼睛,虽然师父没有说话。但是他想,师父说的应该是“量力而行。”
利星汉握了握拳头,默默转身看向小庙。似是想起了什么,利星汉转头问喜慧和尚:“敲响就行吗,需要敲响几次吗?”
喜慧闻言诧异了一瞬,随后笑着答道:“敲响就行,当然次数越多越好。不知你们听说过清净的名号没有,他当初是敲响了十二下的。”
得到答案的利星汉不在犹豫,他双手合十。随后坚定的向前迈出了一大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