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完【人性】的任性,夏安终于有心思开始努力“工作”。
他先是花费了三天时间,穿越历史长河,见证了核聚变的这个概念从产生到目前最新实验的演变。
1919年,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从实验证实足够大量的轻原子核可以在人工控制下相互碰撞发生核反应转化为另一种原子。
1920年,亚瑟·爱丁顿提出氢氦聚变可能是恒星能量的主要来源。
1929年,阿特金森和奥特麦斯从理论上计算了氢原子聚变成氦原子的反应条件。计算结果表明,轻原子的聚变反应需要在几千万度高温下进行。
1934年,澳大利亚物理学家奥利芬特用氢的同位素氘(D)轰击氘,生成一种具有放射性的新同位素氚(T),实现首个 D-D核聚变反应。
1938年美国物理学家贝特证明太阳能源来自它的内部氢核聚变成氦核的热核反应,他提出了“碳循环”和“氢循环”核聚变理论来解释太阳和其他恒星。
1942年美国普渡大学的施莱伯和金,用氢的同位素氘(D)轰击同位素氚(T),实现首个D-T核聚变反应。在此后的研究中,有关D-T核聚变反应的研究一直是可控核聚变领域的一项重要分支。
1952年,在西太平洋埃尼威托克岛秘密爆炸了一颗氢弹,爆炸时产生的巨大能量标志着人类成功的实现了【不可控核聚变】。
1957年日内瓦召开的原子能国际大会,大会正式决定展开国际合作与交流。
1957年,英国科学家劳森研究在理想循环的脉冲聚变反应堆中的能量平衡问题。
1963年,苏联科学家巴索夫和1964年华国科学家王淦昌分别独立提出了用激光照射在聚变燃料靶上实现受控热核聚变反应的构想,即【激光核聚变】。
1968年,苏联物理学家在托卡马克装置上取得非常好的等离子体参数,托卡马克逐渐成为了国际磁约束核聚变研究的主流设备。
1985年,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启动,戈尔巴乔夫与里根在日内瓦峰会上提出了在核聚变方面的国际合作。进入 21世纪后,中国、韩国和印度也相继加入(ITER)计划,使得该计划的研发能力得到加强。
1991年,欧洲联合环(JET)首次采用氘氚放电,获得1.7MW的聚变功率。
1994年,在美国的TFTR氘氚放电实现超过11.5MW的聚变功率。
1997年,JET聚变功率输出16.1MW。
2005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建成了世界首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EAST实验装置。
2015年,由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参与建造的神光-Ⅲ激光装置主机建成并全面达到设计指标。
2018年,中国可控核聚变首次实现1亿度运行。
2020年,ITER计划重大工程安装启动仪式在法国该组织总部举行。
2021年,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对EAST实验装置进行升级,并实现了1056秒的长脉冲高参数等离子体运行。
2022年12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其下属的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科研人员在劳伦斯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国家点燃实验设施”进行了历史上首次可控核聚变实验。此次核聚变实验中,输入了2.05兆焦耳的能量,产生了3.15兆焦耳的聚变能量输出。
2023年,日本国家聚变科学研究所和美国TAE技术公司携手,首次在磁约束聚变等离子体中实现了氢—硼聚变实验。
2023年8月25日下午,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取得重大科研进展,首次实现100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下的高约束模式运行。
【哎,我说怎么不急,原来都整的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