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话直接把申勃打懵了。
在池水县,由于教育经费和资源不足,几乎把最好的都给了一中。
二中自然就属于后妈养的了。
这也就造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但凡有追求、想上大学的的,都拼了命的往一中挤,一中也包揽了几乎每年九成的升学率。
二中的话虽然每年也有学生考上大学,但不管是数量和质量都没办法和一中比,绝大多数情况上二中就是为了领个高中文凭而已。
在这种情况下,他作为一中的教导主任,县里大多数人都会给他面子。
尤其每年中考后,一中除了招收过分数线的沉重,还会发出去一定数量的委陪名额。
那时就是他最怕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托关系求到他这里。
现在突然把他调到二中,他现在所有的一切自然也就不复存在了。
想到这个后果,他忽然心生恐惧,一时间顾不得别的,忍不住冲着电话叫道:“我不去!凭什么让我去?我在这里干得好好的……”
因为太过激动,一句话的功夫他的脸上就已经全是汗水。
他又很快意识到电话是管着他们的县教育局打来的,他现在这样说明显不合适,赶紧又换了讨好的语气道:“我,我没别的意思,我,我是想问,这个消息是不是哪里出了差错?我……”
他想尽力解释、补救,但电话里传出的忙音却让他心里一冷,继而腿一软,身体失去了力气,原本想坐回去的,没想到直接坐到了地上。
不过,下一刻他又像是装了弹簧一样又抓着桌沿站起身,抱着电话赶紧拨了回去。
“喂,我是一中的申勃……”
只是通知他的是办事员,只负责通知他,不知道具体的原因。
他这会儿也恢复正常的思考能力,赶紧寻找关系打听,但一番打听下来,得到的消息也是二中的李宪生病退休,所以让他去顶替一段时间。
他却是知道,正常情况下,二中的教导主任病退,缺人了,应该也是二中从自己教职工中提拔,或者教育局下派,哪有让一中教导主任顶替的道理?
说是顶替一段时间,他离开容易,想回来可就说不准了!
他自然是万分不想离开的,但又想不出好的反对的理由。
而且,刚才面对他想送礼的试探,他那位关系比较好的领导也丝毫没有接受的意思——是客气还是拒绝,他还是能分得清的。
这让他又急又躁,像是失去方向的蚂蚁一样在办公室来回走动起来。
走了一会儿,他忽然反应过来,他还可以找渠校长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
却说史红英离开后,渠校长看着传真上张小波的介绍,心情仍然处在亢奋之中。
亢奋了一会儿,他很快又想到了刚才史红英说过的话,然后眉头就皱了起来。
他自然也知道,想留下刘年,仅是保证不让受委屈肯定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拿出更有吸引力的条件。
只是池水一中在教学水平和和资源远比不上黄海市的重点高中,但这些对一个学生来说偏偏又是最根本和最重要的。
换成是他,他感觉他也会选择黄海市的重点高中。
不过,现在他是校长,总要想办法把刘年留下。
总不能等到刘年提出转学,他这边硬扣着学籍不放吧?
这是最后的不是办法的办法,但想想周洪和吴清泉两人背靠着报社,他就感觉到了压力。
何况,真要闹大了,说不定最后会让本市的市属高中摘了桃子,他们这里还是落得一场空。
可是想来想去,他还是没有什么头绪。
这是,他的视线落到了桌上的传真件上,心里忽然一动,却是想到昨天一直是张小波出面,说明刘年很信任他,或许可以先找他谈谈?
而且,刘年毕竟还是学生,他作为校长和他谈条件总归是不太方便,但和张小波谈不仅可以更直接,谈不好也有回旋的余地。
他很快发现这是一个好主意。
昨天他们互相留了联系方式,可以直接打电话。
在联系张小波之前,他先给周洪和吴清泉打去了电话。
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对他们采访刘年的感谢,另一方面也是通过他们再次确认张小波的身份,以及了解更多关于他的消息。
当然,还有一点,他虽然没有明说,但也含蓄的表达了刘年是池水一中学生的意思,给他们点压力,让他们行事有所顾忌。
然后才给张小波打了过去。
让他没想到的是,和昨天完全不一样,张小波竟是很好接触。
当他提出他这边对刘年接下来的出书能帮上什么忙时,张小波马上就问他和本市的报社熟不熟悉。
“巧了,我正好有同学在宁河日报社。”
别说有同学在宁河日报社,就算没有,对渠校长来说,一个市里的他也总能找到关系。
能帮上忙,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渠校长心情大好:“你是想让他们来采访刘年吗?”
张小波笑道:“不管是采访还是转载黄海那边现成的采访,都行。不过,暂时先不用那么麻烦他们,转载就够了。”
渠校长马上答应了下来,紧接着又问道:“刘年是我们一中的优秀学生,为了他能更好的学习和写作,你觉得我们这边还能帮上什么忙?”
张小波含蓄的道:“我觉得别的还在其次,但最好有一个稳定的环境。”
渠校长自然明白他所说的“稳定的环境”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