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桐在席间作陪,总算从这三位读书人的谈话中大概搞清楚了圣旨上写的是什么意思。
杀盐贼并不是他晋升的主要原因,或者说不是皇帝亲下圣旨的原因。
他舍生忘死救回祖母这一举动所彰显的孝道,才是皇帝下旨褒奖的原因。
来传旨的王诚毫无疑问是个圆滑的人,他在席间妙语连珠,让气氛始终保持着热烈。
作为行人司的奉使,他的官阶虽然不高,但见多识广,掌握着很多朝廷诏令的第一手消息。
京城官场上的最新消息和动向,对在地方的官员们来说有着莫大的吸引力。
他深知该如何利用信息上的优势来拉近和别人的关系。
此刻他举杯对着盛紘道:“地方大计结束,朝廷关于各地官员的奖惩也出来了,我从京城出发时,已经有很多同僚带着调令出发了,扬州府应该很快也会收到。”
盛紘闻言立刻振奋了精神。
他今年的考核,吏部给定的优异,按照规矩应予以拔擢升迁。
他如今是正六品通判,再向上便是五品。
这是一个关键门槛,意味着盛紘即将正式迈入朝廷中层官员之列。
他在欣喜之余,心中也有些忧虑。
朝廷对自己的安排是会入京?还是转迁其他地方?
入京或在地方,这两条道路各有利弊。
盛紘心里是倾向进京的,希望能尽可能靠近政治中心。
但他又一向长于庶务,在地方上反而更容易出成绩。
到底怎样好呢?
盛紘心中不由患得患失。
虽然心中思绪翻滚,但盛老爷表面不显分毫,自如地将王诚招待的心满意足。
临散席前,王诚大着舌头举杯向长桐笑呵呵道:“小盛大人不要忘了,年后要上京进宫谢恩。”
“进宫谢恩?”长桐惊讶地挑了挑眉。
盛紘也露出关心的表情。
王诚颔首,用指点的语气道:“当然,你这官虽不大,但也是陛下亲自下旨封的,自然要递牌子进宫谢恩。”
郭光复笑着插嘴道:“贤侄不用担心,谢恩只是个形式,陛下一般是不会见的。”
盛紘最先明白过来。
四品以上的散官都是皇帝下旨恩封的,自然不可能每个都接见,谢恩不过是作为臣下应有的姿态。
想清了关节的盛紘脸色严肃了几分,对长桐嘱咐道:“陛下见不见不重要,但我们为人臣子,态度要到位,你以后也是有官身的人了,要尤其注意。”
他想了想,斟酌着补充道:“要不年前就动身吧,年后再去会不会显的不恭敬。”
王诚笑道:“盛大人说得好,咱们做臣子的要时时注意,万不可失了恭谨之心。”
“不过年前出发倒是不必,还是按规矩来,腊月下达的封赏统一在正月十五后谢恩。”
盛紘连连点头:“按规矩来,按规矩来,我们不搞特殊。”
王诚夹了口菜,咀嚼两下后继续指点道:“这进宫谢恩只是个名义,最重要的是小盛大人要去兵部制领官员告身。”
盛紘连连点头,举杯又敬王诚:“多谢王奉使指点。”
“好说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