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排推荐,大家看到这里的请往后翻到底,让茶师傅我涨涨追读,谢谢~)
2001年5月1日是长假第一天。
老百姓们单位学校放假了,很多人都睡了个懒觉。
到了中午快11点,余航区普通上班族罗明,才从床上爬起来。
蓦然惊觉这一天是《中国能源》的发刊日,他赶忙粗略收拾下楼。
说实话,他以前并不操心能源行业怎么样。
他自己甚至都没攒够钱买汽车,能源业怎么样跟他可以说关系不大。
但是自从连军队都开始使用合资的Cδ气体推力发动机以后,他的愤青基因就觉醒了。
他和很多愤青一样,在论坛上骂砖家。
也会像普通人那样,试着推理是哪个环节失误,导致新元素流入米国的。
久而久之的,他变成了一个中国能源行业的关注者。
一个业余的矿物专家,一个工质燃料爱好者。
他非常希望有一天,能在《中国能源》上看到,我国也实现了Cδ有机碳库的好消息。
尽管,随着他业余理论知识的增加,他认为,想要实现Cδ有机碳库,中国化学工质人还需戮力合作。
只是,购买《中国能源》已成了他每个月初必须要干的事情。
跑下楼朝着小区门口的残疾人书报亭跑去过程中,罗明突然听见了锣鼓的声音。
锣鼓声敲得非常激烈壮美,人群的欢呼,喊口号的声音,让他突然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年代感。
他是个80年生人,印象中这么吵闹的场景,曾出现在他们镇上送去轮战的部队英模凯旋而归那时。
从那以后,就再没这么吵过。
出去一看,罗明站直了身体。
放眼望去,红旗高飘。
几千人组成的长队载歌载舞,口笛悠长,为国歌伴奏!
这支队伍全部由普通老百姓组成,地上洒满了纸扎红花,以及彩色的小飘带。
那支队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
每个人头上都缠着红色的束带,脸上贴着国旗贴纸,而一侧的脸蛋上则用油彩画了个【Cδ】
仔细观察,一些小孩子也被陷入亢奋之中的父母带着巡游,小孩子们后脑勺上犁了个【Cδ】标志。
罗明没搞懂这是要干嘛。
细细思索之下,他终于意识到了。
“这肯定是我们的工质研究所成功从碳矿中分离共价键了!
“虽然这个方法急功近利,需要让大量的煤矿资源变成废渣。
“但是,为了不被西方钳制,这牺牲很有价值!
于是罗明笑盈盈地目迎巡游队伍朝他走来。
在这支长队的两侧,有人负责派发某种宣传册。
到了罗明面前,他赫然发现,那根本不是宣传册,而是《中国能源》正刊!
这支队伍自费购买了大量杂志,当街派发普通群众。
首页印着一枚鲜红色【Cδ】。
除此之外别无他言,显得非常神秘。
罗明眉头一展,更加确信了自己方才那种猜测。
他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另外方便等会儿去网吧到论坛上跟网友们吹水,赶忙翻开杂志细看。
可是眼睛刚刚掠过目录第一行,罗明的眉头就霍然拧在了一起。
他猛地将脸贴在了杂志表面。
“什,什么?!属于中国特色有机碳库,终于建成了!”
“这一定是在开玩笑!
“太浮夸了!我们的基因编辑工程近乎于还未开展!哪里来的有机碳库?!”
罗明和他的那些论坛网友们,每天都快把人工构造有机碳库的方案倒背如流了。
更是知道,如今世界上有几个国家实现了初步的基因编辑工程?!
而米国使用基因编辑技术为碳共价与碳14分别编码,利用微生物技术将两者分离开从而得到分离式,早已尽人皆知。
相关文献也已经证明了米国这种分离试验,是一种微生物科技与化学体系的革命性合作,寓意深远,更可能刺激微生物技术的进化发展。
反观中国。
基因编辑在1996年我国成功从某病毒基因中,人工改造出锌指核酸酶,建立ZFNS锌指库,为研究遗传学疾病之后,再无消息传出。
据称,其实这项研究已经停滞了。
只因,本就屈指可数的中国分子生物学家,以及基因工程学家,被米国的锌指库学会高薪挖走了。
而对方的科研环境以及科研进度更是为那些人趋之若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