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五年正月初二清晨,阳光洒落在大地上,给寒冷的冬日带来一丝温暖。
然而,周德威却并未感受到这份宁静与祥和,他站在晋军营地的高处,凝视着对面梁军的营帐,心中燃烧着怒火。
周德威决定再次向梁军发起挑战。
他派遣使者前往梁军营前,大声呼喊要求对方出阵一战。
然而,梁军似乎早已识破了周德威的计谋,他们担心这可能是一场埋伏,因此坚决拒绝出战。
周德威见梁军不为所动,心生一计。
他故技重施,派出三百余名士兵前往梁军营前,对梁军展开了猛烈的辱骂。
这些士兵用各种恶毒的言辞攻击梁军,试图激怒他们。
然而,梁军并没有像上次那样轻易被激怒。他们深知周德威的手段,明白这只是他的又一次挑衅。
无论晋军如何辱骂,梁军始终保持冷静,坚守不出。
晋军的士兵们嗓子都喊哑了,但梁军依然无动于衷。
周德威意识到情况不对劲,梁军的抵抗力似乎有所增强。
他必须想出一个新的策略来打破僵局。
经过深思熟虑,周德威命令大将史建塘和李嗣源率领三千精锐骑兵,围绕着梁军营寨奔驰,并向里面射箭。
这一举动无疑是对梁军的直接挑衅和侮辱,简直是踩着他们的脖子欺负。
梁军再也无法忍受这样的屈辱,他们的愤怒瞬间爆发。
一气之下,梁军将领尽数调动兵马,杀出营寨,决心与晋军决一死战。
双方军队在战场上相遇,一时间杀声震天,尘土飞扬。
周德威率军且战且退,如狡兔一般,将梁军引入河边,然后顺着浮桥撤回。
梁军杀得兴起,如猛虎下山一般,跟着冲上桥去,要杀到北岸与晋军一决雌雄。
周德威后退,晋将李存璋迅速补上,他如同钢铁长城一般,率领着镇、定二州的兵马沿着河北岸布阵,死守浮桥,决不让梁军过河。
李存勖喜欢在一线指挥战斗,有时候还亲自上阵,此时他就站在河边儿高地上看着。
梁军势大,数万大军在河对岸盘桓数里,李存璋似乎支撑不住了,他这才转身对匡卫都指挥使李建及说:“如贼过桥,则势不可遏,你觉得该若何?”
现在这场仗老大就站在这看着呢,谁敢不卖力气?
李建及热血沸腾,情绪激动得犹如火山一般即将爆发!他瞪大双眼,满脸通红,大吼一声,对着李存勖喊道:“大王尽管放心,有我等在此,人在桥在!若敌来犯,定让他们有去无回!”
这番豪言壮语说完后,李建及猛地一扭头,手臂用力一挥,便带领着身后那二百名英勇无畏的士兵如猛虎下山般冲向敌军。
这些士兵虽然人数不多,但他们都是李存勖的亲信,忠诚无比且战斗力惊人。
守桥的晋军士兵一见大王的亲兵竟然亲自上阵杀敌,顿时士气大振。
他们于是个个奋勇向前,毫不畏惧地与敌人展开殊死搏斗。
每个人都拼尽全力,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梁军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击。
此时此刻,双方已经使出了浑身解数,战况异常激烈。从清晨的辰时开始,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一直持续到了下午的申时。
梁军虽然人数众多,但由于地形限制,他们在狭窄的浮桥上无法充分发挥人数优势,始终难以突破晋军坚固的防线。
而晋军则凭借着顽强的斗志和坚定的信念,一次又一次地击退了敌人的进攻。
就在此时此刻,几乎就在梁军眼皮子底下的李存勖突然间热血沸腾,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点燃了内心的斗志。
他熟读兵书,认为他亲自再带兵冲锋,梁兵必退。
他猛地回过头来,目光坚定地望向周德威,慷慨激昂地说道:"狭路相逢勇者胜!今日之战,关乎生死存亡、成败荣辱,在此一举!我愿亲自率领部队充当先锋,恳请老将军为我稳住后方阵营!"
李存勖话音未落,便已身形矫健地提起长枪,翻身上马,一副义无反顾、奋勇向前的模样。
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决和果敢,似乎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然而,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却让周德威大惊失色,他立刻回过神来,主将如果有事胜局也成为败局。
他紧紧抓住李存勖胯下战马的缰绳,焦急地喊道:"大王啊,您何必如此冲动行事呢?刚才您明明还说梁兵虽然争相进攻,但气势嚣张;而我们的士兵则严整有序,沉着冷静,此消彼长之下,我们必定能够取得胜利。
只需稍稍忍耐一下,胜利必将属于我们。
您这样贸然冲上前线,不仅会给兄弟们带来巨大的压力,而且现在已经过去了大半天,梁军们肯定都饥肠辘辘。即
便他们有干粮,恐怕也没有时间进食。
依我之见,不如再让他们多挨一会儿饿,等到他们实在忍受不住饥饿之时,自然会落荒而逃。那时我们再乘胜追击,也为时不晚啊!"
周德威的一席话说服了李存勖,看来姜还是老的辣啊!老家伙是军中的宝贝,这点子出得好,姑且再饿一饿梁军。
于是他不再坚持。
时间慢慢过去,一个时辰之后,梁军仍然未能突破浮桥防线。
此刻,士兵们的士气已经消耗殆尽,疲惫不堪。
再加上他们整日激战,既未进食也未饮水,困倦饥饿交织在一起,但由于军纪严明,他们不敢擅自后退一步。
就在这时,王景仁下达了收兵命令,梁军如释重负般纷纷向后撤退。
“梁军逃跑啦!梁军逃跑啦!”周德威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个战机,立刻趁势高喊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