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二十八日 18:49
之前在网上看到个做派克骨刀模型的,那会正值期末时期,焦虑之中总会让人冲动消费。
虽然在付完定金之后我就有点后悔了,但本着我也没怎么浪费过钱,还是勉强说服了我自己花个几伯块买个大玩具也不算那么不值。
然后今天这个东西到货了,刀身是树脂材料,刀柄往后是实木,有一把羽毛球拍那么长,手感扎实非常酷炫。
还加了荧光粉,吸完光在暗处还有幽绿色,更加酷炫。
如果这东西没花我大几百就更好了。
找身后深情演唱的室友拿来AB胶,把刀身刀柄刀把粘一粘,放一边等它自然风干。
我已经迫不及待想把它拿起来耍了。
下午玩完了《寻找天堂》,这部游戏可能没有同系列第一部《去月球》那么出名,但也算一部很好的游戏。
流程也并不长,三个半小时已经是全部的流程了。
不同于《去月球》是关于爱情的故事,《寻找天堂》是一部关于成长的故事。
《去月球》是一个悲伤的幻梦,是童话般的泡沫一样的救赎。
《寻找天堂》是走出孤独的成长,给人带来释然和感动。
按网上推荐的顺序,我还没有玩过前传《鸟的故事》和最后一部的《影子工厂》。
但这两部游戏已然让人感受颇深。
虽然是游戏,但其实更像是看电影,线性的游戏过程,让我能完整的看完一系列的故事。
不断出现的线索,逐步揭开的真相和反转,我很喜欢这种方式。
我向来是不喜欢画面过于陈旧老气的游戏的,对像素rpg也没什么兴趣。
但系列游戏绝对是例外。
玩《去月球》之后,会有一种孤单和怅然若失的空落感,让人感动,失落且茫然,我觉得是年纪到了缺个对象。
《寻找天堂》重点并不是爱情,也没有《去月球》那样的青梅竹马之类的宿命轮回之感,看完整个故事之后更有种释怀的感觉。
《去月球》的故事可能更显悲伤与让人意难平,最后的救赎也好像只是单人虚假的团圆和满足。
“我们”在病人的回忆中穿梭,不断寻找记忆的节点,遇见和揭开一个个谜团,如同侦探和织梦人,最终给人在梦中带来了团圆的救赎。
《寻找天堂》的“我们”则更像是故事的见证者,在不同的时间,见证一个孤独的男孩成长与自我救赎的故事。
我还是不太能够完整清晰的表达我的想法和感受,或许这才是正常的?
毕竟每个人的感受总会有差别,也不可能只通过文字就能完全的表达出自己内心的想法。
何况我自己也不太清楚这些情绪都从何而来,就像心底里某处藏着一只怠倦的猫,在某个时候,突然小小的抓了你一下。
不知所起,但却有实感。
我很喜欢这两部游戏的配乐。
简单,清新,却感情深厚。
我喜欢听歌,虽然我不通任何一门乐器,也对编曲之类的乐理知识毫无了解。
但我能以朴素的一个听众的视角来感受这些配乐中带来的情感。
音乐也是一个能让人感动的东西啊,正如文字一样。
《去月球》和《寻找天堂》,都是关于遗憾的故事。
算了,不写了,看别人的游玩感受有什么意思。
自己去玩吧,到时候就知道了。
幻想出faye,充当自己的朋友,当他逐渐成长,自己从孤独中走出,心灵也不再孤单一人,faye就再也没出现过。
一开始我以为这会是什么失忆整容的烂俗狗血爱情故事,但后续证明,这只是个无关爱情的成长与释然的故事。
我想不止我一个人会幻想过身边有另一个不存在的朋友陪着,虽然还没到幻视和入侵现实的地步。
但终归会有这么一个幻想中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