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六日 19:28
吃晚饭的时候和朋友云顶之弈下棋,就剩我俩的时候,我在本身处于绝对优势的时候又追出了三星五费,然后他就投了。
真不是人啊。
今天看完了《海上钢琴师》,近三个小时的长电影,但感觉挺不错的。
《海上钢琴师》经典片段中的斗琴环节偶尔也会在短视频中被刷到,但这样的剧情小高潮只能算整部电影能带来的冰山一角。
逛评分榜单的时候还看到个《钢琴家》的电影,但好像是反战题材还是啥的,可以之后找时间看看,和这部电影名字这么像,感觉都看看,对比一下也挺好。
电影采用以主人公1900的朋友托尼的视角,在他当前环境和时间线的行为中,不断插叙回忆的片段,以此完整的叙述出1900的一生,然后在当今时间的进行和回忆中时间的流逝,最终在结局交汇,展现了1900人生的结束。
也并不是什么独出心裁的特别的叙述方式。
也没有表现什么音乐天才抛弃一切之类的对音乐的追求啊,对自身意义的实现之类的。
1900是个音乐天才,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倒也不至于像《月亮和六便士》里的克兰德一样丧心病狂。
克兰德的一生是一直在寻找的,但1900不是,他的一生中并没有什么狂热的对自身意义的实现和追求。
但影片重点倒也不是音乐追求这个单独的方面,倒也不用这么类比。
与其是与所谓的同样的艺术天才对比,这个故事更让我想起了诸如《去月球》这样的故事。
没有什么天上的月亮和脚下的六便士,只是想表现一些更加贴近常人的温情的一部分,只是讲述一个充满着人性的温情的部分。
无关乎所谓的牺牲,梦想之类的太过光辉耀眼的部分,只是那些更让人感到温暖的东西。
这部电影想表达的,我觉得是纯粹。
1900是个纯粹的人,即使抛开了钢琴和音乐,我仍然会觉得这是一个纯粹的人。
我并不觉得音乐是他的意义,相反,音乐只是他的工具,因为他在钢琴上的天赋才因此成为他的工具。
他只是在通过钢琴理解人间,感受世界。
他不是身处自己的世界,想通过钢琴来表现自我的独特,而是通过钢琴来体会和阅读自己想要感受到的一切。
纯粹和不谙世事还是有区别的,什么都不知道只能叫愚蠢,有句话叫“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罗曼罗兰还说过一句话是“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在认清生活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1900一辈子都没下过船,可能也缺少很多陆地的常识,但我觉得他应该已经完全的理解生活并热爱它。
影片中略去了1900的青年的成长过程,也没有提及战争时,当弗吉尼亚号邮轮被征用,1900在船上的经历。
电影也略去了对所谓的生命死亡,人性,爱情之类的讨论,更多的只是略微提点一下,颇有种任君想象的感觉。
影片中有善人,有俗人,但没有恶人,这是我很喜欢的一点。
没有什么需要打倒的现实意义上的最终boss,也不需要什么合家欢的大团圆剧情,这种电影看起来总是格外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