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瞭望室出来,二人进入走道尽头的电梯,希斯菲尔德转向王既往了解情况:“原始人在哪里?”
“在机舱。”
“机舱?”这又是一个让希斯菲尔德惊诧的事情。“机舱”是一个古老的名词,原意是指轮船上装置机器的地方,其来源要追溯到上古时期,据部分史料记载最早可能出现在公元历19世纪早期,距今已有好几万年,那时候的机器需要人工保养和维修。而经过数万年的演化,如今的机器完全是由电脑进行维护,机舱由一层太空合金的墙壁全封闭住,墙壁表层设置了防护罩,如果能量不够级数则根本破除不了表层的防护罩,更别说打破坚硬的合金墙壁了。即使能破除防护,里面也没有空气,人进去的话根本活不了。
从昏迷中醒来后的事情,桩桩件件都撩拨着希斯菲尔德的认知神经,他迫切想要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了。“叮——”一声提示音后,他们已经到了A甲板。A甲板的构造比较简单,呈“回”形分布,“回”字外面是储藏室,各类物资给养以及武器分放在相应的房间,“回”字里面是机舱,机舱和储藏室被一圈走道分隔开来。电梯位于“回”字外圈的一个内角。
电梯门缓缓打开之后,希斯菲尔德一个箭步跨出来,当他看到机舱时,嘴巴和眼睛同时张大了。只见机舱壁破了一个大洞,好像是被导弹穿过一样,洞口外站着席尔瓦,透过洞口,能看到一个外形奇怪的救生艇,救生艇的底端嵌在主机里,顶端对着洞口,主机上原本用于输出动力的两根导管,紧紧贴在救生艇的“腰”部不停抖动,看样子还处于工作状态,舱盖已经打开了,舱内躺着一个人,由于角度问题,看不清长什么样。不过,这些都不是让联邦少尉吃惊的原因,原因是一个标志,一个位于救生艇顶端的标志:椭圆形,蓝色的波浪形底纹,主体由红色圆圈和黑色风帆组成,圆圈在上方,风帆在下方,看起来就像倒立的远古时期的飞艇。
看到这个标志,希斯菲尔德立刻明白了,不错,自己确实判断失误。这个标志现在非常罕见,事实上说它已经绝迹都不算太过夸张,但是,所有的星河联邦军人,不,不仅是军人,所有的联邦公民都认识这个标志,因为他们上小学的第一天,被老师教导的第一课,就是这个标志以及它身后的故事:
远古时期,古人类的数量非常稀少,而且全部生活在S恒星系的始祖星上,当时的人们称S恒星为太阳,称始祖星为地球。古人类自诞生起就怀着满腔的热忱和希望积极探索星空,历史记载,距今4万多年的公元历1961年,一个名为加加林的原始人首次进入太空,标志着“人类”——这一族群正式拉开了向星空进发的序幕。此后的数百年间,古人类陆续在S恒星系的火星、金星、水星(我们称之为始祖2号星、始祖3号星、始姐4号星)建立了殖民地,3个殖民星和始祖星齐头并进、共同发展,古人类文明日益繁荣昌盛。就在古人类把目光瞄向外恒星系时,灾难降临了。
位于S恒星系最内轨道的始祖4号星上的1个科学家,为了获得足够的能源来进行自己的实验,竟在技术条件极不成熟的情况下,在联合政府明令禁止下,在古人类社会各界的反对下,私自向S恒星发射超级粒子轰击装置,诱发S恒星内部的异常重核聚变,导致S恒星活动的能量级数呈几何倍增,一场足以毁灭整个S恒星系的“耀斑飓风”将在23年之内爆发。这一年,是公元历2618年。
“耀斑飓风”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古人类社会,愤怒的民众要求始祖4号星行星管理委员会绞死肇事的科学家,但那个科学家早已下落不明,似是凭空消失了。随后联合政府宣布实施名为“漂泊”的逃生计划,对外公布的方案设想是建造若干能够实现自我生态循环的宇宙飞船,把所有古人类用飞船迁至太空,然后慢慢改造临近星系的宜居带行星,直到适宜居住了,再将民众由太空回迁至行星。联合政府号召全体公民团结起来,为了全人类的生死存亡,为了“漂泊”计划的顺利执行,出钱出物贡献力量。之后,在古人类社会中就出现了全民为“漂泊”而战斗的热火朝天的画面。
但好景不长,计划进行到第47天时,不知道从哪里流出了一份报告。报告详细分析了“漂泊”计划的可行性,指出“漂泊”计划公布的方案虽然最公平,最能体现全体公民的利益,但这个方案根本不具备可行性——资源不够,具体原因有二:
一、时间。以现有的资源总量来看,要想容纳167亿人且维持基本的生存供给,没有100年根本实现不了。而距离“耀斑飓风”爆发只有不到23年了;二、归宿。即使古人类在23年之内造出了足够多的飞船并移居太空,那么,也没有实现迁居临近行星的可能,因为找到宜居带行星很容易,改造行星至“宜居”状态就是一个更加浩大的工程,必须有固定的能够源源不断提供资源的基地作后盾,改造类地行星就是以始祖星为基地的。可人类一旦全部移居太空,那以现有的资源总量来看,最多只够维持基本生活,根本没有资源再改造新的行星。
所以,实行“漂泊”计划根本就是天方夜谭,退一万步讲,即使能成功,那人类最好的情况也不过是像计划名称一样,永远在太空“漂泊”。这一计划其实很可能只是一个幌子,一个联合政府用来掩盖真实计划的幌子。
此报告字里行间透露出,联合政府的真实计划是打算用全部资源让小部分人离开,于是,民众的怒火瞬间被点燃,危机随即爆发。先是各行星民众自发组织大规模游行,要求联合政府公布真实计划细则。然后,在有心人的挑唆下,各行星均出现了规模不等的骚乱,骚乱升级为暴乱,暴乱演变为战争——一场被后人称为“日暮之战”、各方势力为抢夺资源以维持自己这一方逃生的战争,战争一直持续了19年,这19年里古人类的人口总数由战前的167亿急剧减少到6亿,平均每天约有230万人死于战火、饥饿、疾病,古人类社会从此衰落,由天堂陷入地狱。
公元历2637年,在战争进行到第19个年头时,各方都已无力再战,4个行星上的资源几乎全部消耗殆尽,大家意识到如果再这么打下去,等不到“耀斑飓风”暴发,人类就会烟消云散了,于是经历了19年战乱的古人类社会重新回到了和平的轨道。19年仿佛让所有人都开了窍,时间已经非常紧迫,为了让自己的族群能够得以延续,古人类迅速推举代表并召开会议,商讨可能的、解决危机的方案,最终新的逃生方案——“星火计划”得到了当时的一致认可,即:集中目前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造8艘能够实现自我供给的宇宙飞船,每艘飞船算上机组人员共乘坐1万人(男女均衡搭配)并携带10万对优质的人类受精卵细胞,配备1万艘单人救生艇,每艘飞船配备1艘船长特制救生艇,特制救生艇内收集安放了40对优质的人类受精卵细胞以及相应地培育设施,这8艘飞船被设定为8个航向,航向的目的地,是8个可能存在宜居行星的恒星系,飞船起航后将持续加速并在接近柯伊伯带后达到光速的35%,然后就进入匀速巡航的状态,那时,除1名船长外,其余所有人员均进入“冬眠”的假死状态,每隔3年唤醒1人接替船长之位,以最大限度地节省资源、延长生命,直至寻找到宜居星球。如果目标行星适宜生存,那就在该星球生根发芽、开枝散叶;如果不适宜,那就只能在茫茫宇宙里继续漂泊之旅。
“星火计划”执行委员会特意设计了由蓝色底纹、黑色风帆和红色太阳组成的“星火”徽章,寓意黑暗笼罩不住太阳,希望之帆终究会托起人类重归生命之海的怀抱,同时也警示后人不要忘记血洒黑暗的教训。公元历2640年,当船身印着巨大“星火”徽章的8艘飞船载着8万人,载着所有古人类的希望升空而去时,未能随船而去的人们都眼含热泪,送上了内心最诚挚的祝福,同时安静地等待最后的日子降临……
公元历2753年,在太空中疾驰了113年的“星火”3号,遭遇太空陨石雨,在猛烈地撞击下,船身解体,第38任船长东方无忧被迫摁下了紧急逃生键,将所有的救生艇弹射至太空后,自己也在船长专用救生艇内进入了“冬眠”状态,遗憾地是,绝大多数救生艇甫一弹出即被陨石雨摧毁。躲过陨石雨的救生艇从此开始了在宇宙中流浪的日子。
不知过了多少岁月,很偶然的一个机会,一艘救生艇进入了一个陌生的行星轨道,并安全降落到了行星的表面。舱内智能电脑在探测到该行星的环境适宜生命存活时,随即唤醒了“冬眠”中的幸存者,这位幸存者竟然就是“星火”3号的第38任船长东方无忧。醒来后的东方无忧惊讶地从电脑记录的航行日志中发现,自己已然沉睡了2109年,而身下的这颗行星就是与地球相似指数达0.83、远古人类称之为“开普勒452B”的星球。
看着这悠悠天地,东方无忧悲从中来,放声大哭,眼泪流干了之后,他振作起来,孤独而坚强地扛起了延续人类文明的重任。首先,他把“开普勒452B”更名为“伊尔”,取“伊甸自你开始”之意;然后利用船长救生艇内的受精卵细胞和特制设施培育出了一男一女,给男孩取名东方一,女孩取名凌雪烟,这一年,被后世称之为“伊尔”元年,而这两个孩子则被称为“伊尔一代”。
“伊尔”17年,东方一和凌雪烟结为夫妻,同年,东方无忧在两人的协助下,又培育出了“伊尔二代”,共三男三女,男孩分别取名:瓦兰特、桑切斯和楚孝先;女孩分别取名为:安妮、贝吉丝和成琪。又17年后的“伊尔”34年,第二代喜接连理,而他们的后人经过数万年的演化,形成了今天星河联邦的三大家族:瓦兰特家族、桑切斯家族和孝楚家族。在随后的31年内,“伊尔”星上的人口数量由9人激增到316人,形成了人类历史上著名的“伊尔”人类。为了增强生存的能力,“伊尔”人实行家族式的管理,族长是东方无忧,族长下设长老会,由东方一任首席执行长老,凌雪烟任监护长老,所有“伊尔二代”同为长老会成员,而日常习惯则大都与远古人类无二,包括法律、道德、度量衡等等。当然,这些规范的制定并不是什么难事,在东方无忧乘坐的救生艇电脑里存储着全部远古人类的知识,只要照搬过来就可以了。如果不是因为人口数量稀少限制了基础学科和基础设施的发展,那知依靠电脑里的知识储备“伊尔”人在一年内便可重返太空时代。
“伊尔”65年,心血耗尽的东方无忧重病卧床,临终前,他没有说别的,只对“伊尔”人交代了八个字:勿忘来处,延宗续族。接着,便合上双眼,与世长辞,亨年87岁。
“伊尔”人沉浸在巨大的丧父之痛中,族长东方一召集族人把东方无忧的遗体安葬在了救生艇旁边,以墓地为中心修建了一个规模不大的神庙,尊称东方无忧为“伊尔之祖”。然后忍着悲痛,继续带领族人繁衍后代,发展文明。
“伊尔”131年,人类再次具备了制造人工智能的科学技术,在给电脑和机器人设定运行法则时,除了坚持遵守“三大法则”和“第零法则”之外,又增设了一条只针对各级别中央电脑的新的法则,融入了“伊尔”人特有的情感因素,即“念祖法则”:机器人应无条件救助“星火”人类,并优先服从“星火”人类的指令。这条法则位于“第零法则”之后,权限在“三大法则”之前,其本意是为了追思东方无忧,却为日后的灾祸埋下了隐患。
“伊尔”279年,东方无忧逝世后的第215年,“伊尔”的人口数量已激增至7.8万人,各项基础学科和配套建设也发展得相当成熟,文明在规模上虽然还比较弱小,但在程度上已经不逊于公元历2000年(即被古人类称之为“千禧年”的那一年)的水平。
之后,“伊尔”人开启了大规模的太空移民时代,这才有了现在如日中天的星河联邦……
这段在联邦内妇孺皆知的历史,希斯菲尔德自然也不陌生,眼前这个救生艇内躺着的,应该就是“星火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