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倦于参悟,他们通过让别人去纠结,以此缓解自己的纠结,这些人非贵即富,拥有权势,掌握着食税。
有些人在纠结中愈发纠结,最终他们疯了,就此逃出生天,告别了纠结。
有些人,或许是大多数人,他们既不想参悟,也无权势,更不想疯癫。于是,他们便无脑地跟随高人或当权者,信从其言行和教使,以寻求将纠结短暂屏蔽,这些人便是乌合者。
信仰本是一种心里寄托,崇高而完美,但它却成了乌合们屏蔽纠结的工具。
他们趋之若鹜,将纠结寄托于神,反手又向神索取欲求,一送一取,可谓公平交易。但信仰却因此而空泛,其背后的道理也变得虚渺。
乌合们本无心去参悟,又该如何屏蔽心中的纠结呢?
他们很聪明,找寻一些具象便是,不喘气的塑像、石头、树木、山川、湖泊,喘气的圣人、大师、高人、牛马羊,只要附着一些灵异,皆可成为神的化身,罗什便是一个喘气的具象。
选定具象后,信众们会主动屏蔽其存在的任何缺陷。唯有如此,他们心中才能构建一个无瑕的躯体,才能更放心投以寄托,才能更有效屏蔽他们的纠结。
所以,信众们群起,将罗什的破戒归咎于吕光,由此将罗什洗得白白净净,容光依旧。
信仰一旦变成习以为常,变成每日的一箪食一瓢饮,这种信仰便会弱化,使他们重回纠结。
更为严重的是,他们的信仰会崩塌,就如同他们求而不得一样,会瞬间抛弃神佛。
智谋的汇集总不一般。
信众们不愿重回纠结,便发挥他们与生俱来的想象力,创造出各种神迹、神启、灵验、奇迹、奇闻、异象,凡是能充分宣泄神秘的,皆无脑接受,广为人说。
如此,信仰便不再稀疏平常了。
罗什被吕光软禁,消失在信众的眼前,这便给信众提供了造神的绝佳契机。
于是,罗什大师已成佛、飞仙,或者已化作清泉滋润大地。故事极具神秘感,在信众中不胫而走。
于是,他们对罗什的崇拜更加狂热,因为越是狂热,越能屏蔽其心中的纠结。
吕光的石头搬了不少,把自己的脚面砸得稀巴烂。他把内心的纠结转了去,却又硬生生地给怼了回来。
正当吕光纠结之时,另一个天王相的主向他投来木桃。姚苌三番五次遣使到大凉,欲恭迎鸠摩罗什入长安。
昔日同袍有如此善举,可瞬间化解吕光的纠结,他无需报之以琼瑶,只需交出罗什即可。
这时,吕光复杂的心理告诉他,此举绝不可为。
他若把罗什交予姚苌,大凉的子民会重归纠结,暴乱便会再起,加之姚苌若对罗什善加利用,则对大凉是严重不利。
他若不交出罗什,则必定会开罪姚苌,影响两国邦交不说,还可能会兵戎相见。
反复权衡后,吕光找到了化解纠结之法,把刚过及笄之年的小女嫁给年过六十的姚苌,以修两国永好。
这小女便是吕诤,元同的母亲。
抱得美人归,姚苌暂时平复了心中的怒气,但他对罗什的渴求远超美人。不出两年,当美人变成旧人,姚苌便举兵讨伐凉国。
姚苌到底还是没有天王命,出兵无疾而终,自己的生命也走到了终点,将夙愿留给儿子姚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