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啊!】
【但是,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到后面,那些在外的将领,对于这俩人命令的遵从度,那就不太高了】
......
【另一个,就是楚怀王】
【这里说的,是秦末时候那个楚怀王】
【虽然名义上,是个统领】
【但是谁又听他的?】
【虽然说,楚怀王也并非完全没有影响力】
【他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调各方势力,为反秦事业提供政治支持】
【但是,秦末时期,楚怀王对于军队的掌控程度还是比较低的】
【要知道,楚怀王是项梁、项羽叔侄所立,他本身并无实际的军权】
【项氏叔侄在拥立楚怀王时,就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军队】
【在反秦战争中,项羽等将领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和决策权】
【楚怀王更多地扮演着一个名义上的领袖角色,他的权力受到项氏叔侄等将领的制约】
【而且到后来,还被项羽给宰了】
......
【这是啥?】
【这对于刘邦来说,都特么是前车之鉴啊!】
【而且到建国以后,韩信功劳贼大,索要封王,甚至想反叛】
【还有那个谁,那个陈(chen)豨,那不也一样?】
【不御驾亲征?】
【他敢不御驾亲征吗?】
【再者说......】
【刘邦他儿子也不行啊......】
......
此时,刘邦的身子一顿,扭头看向军阵中的韩信。
韩信看着天幕,神色一愣,随后扭头看向刘邦。
所有的士兵,也都看到了天幕所说啊!
这一刻,士兵们大气不敢喘。
紧接着,一名士兵高呼:“护驾!”
唰——
一瞬间,大批兵马围拢在刘邦身侧。
而韩信那边.......
韩信缓缓下马,走到刘邦身前。
“陛下!”
“臣绝无半点反叛心思啊!”
“望陛下万万要相信臣啊!”
韩信言辞诚恳!
从那眼神里看,不似作伪。
但......
但人,都是会变的。
现在的韩信,或许没有反叛的心思。
但到未来那一天......
......
《史记·淮阴侯列传》记载,说的是刘邦与韩信的一段对话。
刘邦问韩信:“像我这样的人,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陛下能带十万。”
刘邦又问:“那你呢?”
韩信说:“我是多多益善,越多越好。”
......
刘邦所处的背景,早已有两个前车之鉴,他又如何不会多疑?
虽然说他老刘家,喜欢杀功臣。
但这没办法。
并不是给他洗白。
咱就平心而论,你要是皇帝,你怕不怕?
从那多多益善,就能看出来,韩信对刘邦的敬畏之心,不大。
虽然事后找补,可那信任,哪又能轻易找补回来?
对于韩信反叛,历史上并没有确凿的证据和定论。
不同的历史学家和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解释。
但功高震主,加上当时那个政治环境,就算他没有反叛......
刘邦,又岂能容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