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我知道了,爷爷奶奶回见嘞您!”
韩昭昭一路寒暄,见人就喊,推着柴火回家了。
进门把黄荆柴直接推进了后院,选了个不碍事的位置就把柴火卸了。
三捆柴火摞一块,黄荆柴是用山榆条子捆的,也省地抽绳子了。
摞完又从空间里放出来两捆柴火,她奶要问,她就说上午砍了两捆,下午砍了三捆,她都算计好量了!
老太太要是不问,那更好了,她就蚂蚁搬家似的,天天往家弄五六捆柴火。
到下雪前,怎么着也能攒够烧一冬天的柴火了,今年就不用额外花钱买劈柴了。
算着小账,韩昭昭推着推车回了前院,回屋喝了碗水,休息了一会儿,忽然想到她还没来的及在院子里挖坑栽树苗呢!
万一小三子来家串门,看到她买了那么多树苗,却一棵没栽,肯定会生疑的。
韩昭昭去库房里拿出锄头,在前院左右两边分别挖了两个坑,把从山上砍回来的野酸枣树拿出来两棵,用果树剪“嘁哩喀喳”一顿剪。
好好的两枝酸枣枝成了只余主干,没根没头的光秃秃两根树条子,跟她从许小果家买回来的枣树苗几乎一模一样。
看着院里新“栽”的枣树,韩昭昭满意的点头,反正是用来糊弄人的,在她空间发展起来前,是没有余力在院子里种果树的。
不是她不想种,关键是现在种苗奇缺,有限的资源要留给空间,就没苗子种在院子里了。
明年就好了!她得抓紧育些树苗,在明年开春果树发芽前,想办法把这些糊弄人的“树苗”换掉。
把地上散落的枝枝蔓蔓收进空间,韩昭昭又拿着锄头转身去了后院。
同样的操作,她又挖坑栽了两棵“葡萄树”。
看着栽好的“葡萄树”,韩昭昭嘿嘿直笑。任小三子再聪明,也不会想到这两棵是野葡萄秧子,只要他不手欠拔出来,咋的也不会发现,这些“果树”下面没根。
装模作样的又浇了定根水,韩昭昭才拿着锄头回了前院。
想想现在做饭太早,她去针线笸箩里拿了鞋垫子就拎着个马扎,锁上门去了胡同口。
那里可是整个胡同所有消息的集散地,没事去那坐会儿,说不定就会有惊喜!
“来,昭昭,坐这儿,坐刘奶奶边儿上。
你这是纳的鞋垫子?我看看,哟,还不错,针脚挺密的!”
“还是你们小孩子手快,眼神也好,不行,以后家里的鞋垫子鞋帮子,我也得扔给孙女儿缝!”
“就是,衣服不舍得让她们缝,怕遭贱东西,这脚底下踩的鞋垫子不怕。
啥好看不好看,反正是自个家人穿,别人也看不见,针脚密实点,结实耐穿就行!”
几个老太太七嘴八舌聊开了,韩昭昭插不上话,只好低头认真的纳她的鞋垫子。
“来,正好,昭昭来了,帮郭奶奶纫上针,我这眼睛是真不行了,影影绰绰的就是纫不进针眼里去!”
韩昭昭答应一声,赶紧接过郭奶奶手里的针线,帮老太太纫上。
郭奶奶又开始“哧啦哧啦的”拉麻线纳鞋底,“还是你们小孩子眼神好,手又稳,一下子就把针纫上了。
我纳这双鞋底,功夫都耽误在纫针上了。中午让小孙女给我纫了三根针准备上,没半拉钟头就用完了。
昭昭要是不来,我还得闯撞达一会儿呢!你们说,我是不是该配副老花镜了?
这往后做被子做棉衣,可不少动针线,眼神不好,太耽误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