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仲夫很少欣赏一个政界女人,但是此时他却带着欣赏的目光看着过去的石一丽,用句时髦的话来形容:因为那个时候的石一丽实在是“太赞”了。
如果时间允许,司马仲夫甚至愿意为这个“太赞”的女人多花一些时间。
只是时间有限,因为本次航班毕竟有那么多的乘客,等着他一一结识。而且他发现,如果不尽快结识并进入其故事,时间一久可能就会有所遗忘。
在石一丽沉入锅盖盖村的化粪池里的时候,考虑到一时半会儿这个问题无解,司马仲夫试着再度进入马翼飞和甄新勇的故事,结果就像撞到一堵墙上那样,除了弄的脑壳青痛之外,一无所获。
他一时也难以想清楚这是因为已经过去的故事不能重复,还是因为已经过了一些时间导致故事变得模糊起来。
总之时间是宝贵的,而且可能对机舱里的乘客是平均分配的。
所以他本来又想为自己具备这样的神奇能力骄傲和自豪那么一小会儿,但立刻想到只有不浪费时间才是对这种意外获得的超然能力的尊重,说白了,他必须争分夺秒才好。
司马仲夫就把注意力再次聚焦在石一丽的故事里了。
在日复一日的工作中,石一丽感到许多工作都是在重复昨天,按说品牌也有了,共识也有了,全镇干部群众应该快马加鞭干出实效,干出成绩。
但一个月过去了,一个季度过去了,变化并不是很明显。
尤其是“贵妃荔枝”的培育和推广,几乎是原地踏步。
这样的速度,这样的效率,怎么行呢?
这必定是某个方面出了问题。
经过观察、分析和思考,她终于明白,表面上看问题出在基层,是村民们的热情不够高。
深层次的问题是,党员干部没有起到带头的作用。
不知从何时起,人们对镇政府的号召不再积极响应。
通常是推一把则动一步,推力大则步子大,不推则不动。
即使是一目了然的惠民政策,利好活动,也是如此。
如果因此而断言人们失去了对镇政府的信任,也不尽然。
但大家心有顾虑,却是实实在在的。
应该说,镇政府以前曾经发生过一些诸如瞎指挥、越俎代庖,替村民作决定的情形,比如号召村民们毁林为田,改种生姜、种大蒜、种核桃,村民们也听了,但到了收成时节却见不到市场,而此时镇政府又仿佛变成了影子。
偶尔一次尚可,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如此重复,人心也就散了。
类似的记忆深刻而令人心痛,村民们养成了“向村干部看齐”的习惯。
一件事情可不可以做,值不值得做,一方面要听镇政府的,一方面要看村干部的。
甚至,村干部的实际行动比任何宣传话语都更加管用。
由此看来,这“贵妃荔枝”也是一样,村民们在等待,在观望,因为村干部们都没动,说明动起来没好结果。
找到了问题的症结,石一丽准备“对症下药”。
石一丽召集全镇所有村庄的村干部开会,要求每个村庄必须至少建设一座“贵妃荔枝”种植大棚,凡是党员干部都要率先垂范,开展大棚荔枝种植。
镇政府已经与村镇银行达成助农贴息贷款协议,只要是建“贵妃荔枝”种植大棚的,都可以争取到足额的贴息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