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守应吞并固原边军残部后,也顺利控制了平凉府。
陕西是回民重要的聚居区之一,早在万历年间陕西当地的回民就已经因不堪腐败的明廷官僚压迫而起义反抗。天灾和官僚压迫不会区别对待不同的民族,所有人都吃不饱饭、都过不下去,所以回民起义常常同汉民起义互相联合,即“与荒民合党”。
马守应早年曾经当过边军,又是回民,所以他的起义和壮大过程中吸纳了大量边兵和回民,然后意外获得了充足的粮食,使得他的成长速度非常迅速,很快就成为了各路义军中最强大的一支。
马守应这支义军和王大梁的汉中王府有很多相似之处。
首先是采取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的策略,注意招募人才,管理队伍。马守应任用了一批读书人组成自己的行政机构,替代明廷的地方府衙,施行一系列利民政策,安定人心;
然后是整顿军队,训练队伍,培养人才。马守应手下一度号称三十万大军,他重用有军事能力的人才,挑选精锐人员进行编组,每万人为“一阵”,每日操练,其余人则进行屯垦,发展生产。占领庆阳府后还设立了用来培养将才的学堂;
其次是大赦各州府监牢关押之人,平反冤假错案,惩治恶霸官绅,为民出头,争取民心,建立稳定的社会秩序;
最后是进行了均田举措,例如在占领平凉府后立刻就把原属韩王府的田地全部分配给手下百姓。
种种举措,使马守应深得百姓支持,威望极高。在他治理下的地方也成为陕西百姓向往之所。
之前,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多支实力较强的义军转移到山西、河南等地,陕西就剩下马守应、罗汝才以及一些势力弱小的义军队伍,这使得他们的处境变得艰难。
幸好各路义军于天启八年八月时联合发动了“第一次关中之战”给予陕西官军沉重打击,而陕西各兵镇因为欠饷缺粮、没有朝廷指令等各种原因对起义军放任自流,才使得留在陕西的义军获得了充足的发育时机。
此后,也就是趁着这一段时间,马守应兼并控制其余义军,吸纳流民,恢复生产,多次出击西安府一带掠夺,一步步巩固根基,壮大自己的势力范围。
……
天启九年八月二十八日,平凉府衙门,马守应召集一帮手下或者说是一帮合伙人商议事情。
马守应居首,一侧是张妙手、许文衡、祁总管、王成龙、贺双全等汉民头目,另一侧是蛤蜊圆、兴加哈利、马光玉、孙昂等回民头目。
马守应放下手中的书信,扫视众人一圈,道:“江南起兵反抗朝廷,忻城伯赵之龙给我们来信,希望我们兵出潼关策应,弟兄们有什么想法?都说说看。”
众人沉默了一阵。
居于左首位的张妙手率先开口:“大帅,上半年时,之前各支出陕的义军全都回来了,闯王数十万人马都被那卢阎王杀得大败亏输,官军士气正盈、兵锋正盛,他们不攻入陕西已是谢天谢地了,我们主动出潼关那不是找死吗?”
这些义军头目大多是宁愿各扫门前雪的,闻言大多都暗自点头。
张妙手原来也是自己带头起事的一支义军,但在陕北难以生存,才投靠了马守应,因为有一定的内政管理能力,很快就成为马守应军中的政务主官。他原来的部下在各支投靠马守应的义军中也算是势力比较强的,所以在马守应手下他说话也是比较有分量。
主管后勤内务的祁总管也是附和:“大帅,属下赞同张大人的意见。我们目前虽然粮食还算充裕,但想要跨越千里去往潼关,我们绝对是经不起如此巨大消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