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都迫切需要我们更好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集中力量技术攻关,在创新发展中占据主动。”他表示。(完)
(《中国新闻》报作者 谭雨果 报道)
山西加码林药产业 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中新网太原1月4日电 (高瑞峰)“森林是道地药材的主要产地,林区是林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山西林地总面积2253万亩,拥有丰富多样的野生中药材资源。”1月4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党组书记、局长袁同锁介绍。
当日,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与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挖掘林下经济发展潜力,在中药材良种繁育、标准化基地建设、经营管理、收储加工、主体培育等方面深度合作,延伸林药产业链条。
山西是中药材资源大省,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显示,其分布的中药材品种达1788种,黄芪、连翘、党参、远志、柴胡、山药、地黄等质量和产量居全国前列。其中,连翘、远志等优势品种,市场占有率分别约占全国的50%、70%。
“9个省直林局125个国有林场,管辖范围涉及全省11个市74个县(市、区),发展林下中药材产业潜力巨大、前景广阔。”袁同锁介绍,近年来,山西林草部门每年扶持林下中药材1.14万亩、种植木本药材2万亩、抚育森林100万亩。
山西省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党组书记、理事会主任高建军表示,山西省中药材集团作为该社中药材产业核心平台,全面推进“育、种、植、采、加、储、运、销、医”九大环节全产业链布局。“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双方依托各自优势资源,打造林药融合发展样板。”
据了解,上述双方将以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发展为方向,采取“森林经营+林下药材种植”模式,在适宜区域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林场”经营模式,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完)
2023年浙江省内中长期交易成交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
中新网杭州1月4日电(鲍梦妮 黄琳 邓晖 陈莹露)1月4日,记者从浙江电力交易中心获悉,2023年,浙江省内中长期交易成交电量超3000亿千瓦时,达3363.1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18%。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电力中长期交易已成为保障电力可靠供应、稳定电力价格的重要手段。“浙江省内中长期成交电量不断创下新高,也标志着浙江省内多元主体竞争格局进一步打开,市场活跃度显着提升,中长期交易压舱石、稳定器作用更加凸显。”国网浙江电科院电力市场技术室邓晖表示。
与创新高的中长期成交电量相对应的,是浙江不断扩大的市场主体数量。目前,浙江省内中长期交易市场注册主体12.52万个,居全国前列。
作为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电力需求旺盛。2023年前三季度,浙江全社会累计用电量达到4627.02亿千瓦时,位居全国第四,同比增长5.83%,这也是推动浙江省内中长期交易市场开展的因素之一。同时,浙江持续完善中长期市场交易规则体系,不断丰富交易品种、提升交易频次,实现中长期市场按工作整月连续开市,为其省内中长期交易营造良好氛围。
此外,方便的购电方式和活跃的绿电交易也进一步促进了浙江省内中长期交易的开展。2023年,浙江推广浙江电力零售交易平台移动端“e交易”APP,推动浙江省零售用户进入“指尖购电”时代。目前,该APP已累计服务用户约11.76万户。作为省级绿电市场化交易首创地,浙江2023年累计成交绿电82.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18.87%。同时,依托绿电交易,浙江打造了首届“碳中和”亚运会,全社会绿色电力消费与新能源健康可持续发展逐渐步入良性互动。(完)
把城市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 石家庄探索城市“更新”之策
中新网石家庄1月4日电 题:把城市作为艺术品精雕细琢 石家庄探索城市“更新”之策
作者 郝烨 俱凝搏
冬日暖阳下,驱车行驶在石家庄复兴大街,双向12车道市政道路,既展现了“石家庄速度”,又体现了“石家庄力度”。对于石家庄人来说,这条新近改造完成的复兴大街,承载着人们对拉开城市框架、让城市变得更新更美的期盼。
2021年以来,石家庄积极对标“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要求,坚持把城市作为一个整体的艺术品进行精雕细琢,强力推进“6+2+2”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建设,拉开城市框架、提升城市品质、补齐民生短板,努力打造“向美而行”的活力之城。
拉框架提品质 做好城市“减法”和“乘法”
城市更新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石家庄高标准启动实施高铁片区、太平河片区、龙泉湖片区、留营片区、和平东路片区、东南三环片区6大城市更新重点项目,加快推进9个城中村改造高品质示范项目和1975年以前危旧住房改造2项试点工作。
冬日时节,站在高铁片区中央绿色体育公园的如意彩虹空中走廊远眺,一个又一个网球场错落有致地呈现在眼前,周围树木环绕,让这里充满了勃勃生机。
石家庄坚持在二环内做“减法”,降低中心城区人口密度,缓解人口过度拥挤的局面,还空间于城市、还绿地于人民、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补齐功能短板、补足生态弱项、补上设施空白;坚持在二环外做“乘法”,跳出二环谋篇布局,实施拥河发展战略,拉开城市发展框架,提升城市发展能级。
为拓展城市空间,石家庄取消绕城高速内近百公里高速路收费,高标准实施复兴大街、北三环市政化改造项目,打造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
全长35.4公里的复兴大街、全长35.1公里的北三环市政化改造工程主线通车,构建起石家庄贯通南北、连接东西的十字形骨架道路,消除了城市“割裂”现象,构筑起外通内畅、转换高效、区间融合的城市路网新格局;学府路东延、北城路等50余条规划路打通,城市的“毛细血管”得到进一步畅通;石衡高速公路主线正式通车运营,对构建省会高效便捷、四通八达的现代交通路网体系,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树名家提品味 文化“出圈”塑造城市发展灵魂
2023年12月21日,“燕赵杯”全国戏曲票友大赛颁奖典礼在石家庄举行。这次大赛吸引了全国2359人报名参加初选,最终来自北京、河南、青海等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102名票友进入现场终审。活动进一步弘扬了优秀传统戏曲文化,点亮河北省“北方戏窝子”文化品牌。
石家庄市民任丽芬一直关注着比赛进展,她说:“此次活动不仅剧种多、剧团多,而且剧目多、戏迷多,也让河北‘北方戏窝子’的名声越叫越响。”
近年来,石家庄市积极举办各类戏曲演出活动,2023全国戏曲(北方片)会演、五路丝弦优秀剧目展演、2023正定(元曲)戏剧节……各类文化品牌活动在石家庄举办,不仅提高了城市的文化品位,更满足了市民的文化需求。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名家是城市的财富。在石家庄,文化名家工作室成为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和彰显文化品位的新景观。去年以来,在街头巷尾、茶楼书店、群众身边,石家庄建成148家文化名家工作室,涵盖书法、美术、戏剧、非遗等11个门类,全部免费开放,群众可以“出门就到、推门就进”,茶余饭后就能近距离接触名家,接受文化的熏陶浸润,也让名家更接地气、扎根群众。一个个文化名家工作室,既有共性标识符号,也有各自风格特色,各显其美、精彩纷呈。
在石家庄,摇滚也可以和戏曲一样“出圈”。石家庄市打造了“摇滚音乐演出季”,包括“周末草坪”“激情夏夜”“山水之间”公益演出活动,以及石家庄原创音乐节、2023MTA滹沱音乐节等自主文化品牌,同步推出消费配套优惠措施,使“Rock Home Town”成为广为人知的创新文化品牌。
如今,打造特色品牌活动正成为石家庄城市更新的新景观。在石家庄市图书馆,品味“书香石家庄”,在阅读中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去各大剧场,品味“艺术石家庄”,在上千场精彩演出中,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尽情感受城市历史人文之美……有了文化浸润,石家庄更具内涵与韵味、活力与生机。石家庄市正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水平,深入推进文旅融合,着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努力打造让本地人自豪、外地人向往的魅力之城。
拓主题创品牌 “沉浸式”文旅擦亮旅游金名片
夜幕降临,漫步于承载着石家庄人商贸文化辉煌记忆的百年老街“湾里庙”,电子烟花秀、天幕电影、水玲珑喷泉……璀璨夜景彰显都市魅力,百年商业老街迸发新生与活力。
湾里庙步行街是石家庄市最古老的步行街区,百年前随着正太铁路的开通而兴起。2021年10月,石家庄市高标准启动湾里庙步行街改造提升工程。经过全方位改造,这里已成为集休闲娱乐、购物餐饮、科技体验、城市观光于一体的文、商、旅融合“沉浸式”时尚步行街和河北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河北省旅游休闲街区。
近年来,石家庄市坚持以文塑旅,在不改变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对包括正太饭店、石家庄解放纪念馆在内的老火车站、大石桥等历史建筑进行了必要的修缮,增加面向公众开放的历史文化展示空间,不断增强市民对城市的认同感、归属感。
与此同时,石家庄不断拓展红色资源利用途径,扎实推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与红色精品景区打造、特色小镇建设等,进一步加强西柏坡、北庄村等红色旅游目的地建设;不断创新丰富文化旅游主题产品,赵州桥景区自2023年11月1日起,免费向公众开放;正定国有景区自2023年12月1日起,把面向70岁以上老人免票的政策放宽到60岁以上。同时,推动相应配套食宿等服务实现高质量发展,做强文化旅游品牌。
石家庄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兼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张惠表示,今年以来,石家庄市不断激发新活力、培育新业态、拓展新空间、满足新需求,全面融入河北省“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化旅游宣传格局,构建起文旅品牌传播矩阵,精心推出石家庄文旅主题高铁冠名列车和地铁专列,打造石家庄文旅品牌形象“移动城市展厅”;精心设计推广多条不同主题的旅游线路产品和主题活动,全面擦亮“红色西柏坡,多彩石家庄”旅游品牌金名片,加速释放石家庄旅游产业新活力。
一处处新地标建设正忙,一条条大道贯通东西南北,一场场文化活动串起美好生活……面向未来,石家庄正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的奋斗目标,风帆高举。旨在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更新”之策正在石家庄全域落地,百姓的获得感正在现代生活气息中落入点滴。(完)
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将代表“北京故事”首次赴上海演出
中新网北京1月4日电 (记者 应妮)天桥艺术中心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将代表“北京故事”于1月底赴上海黄浦剧场进行首轮10场演出。届时,上海观众将足不出“沪”即可欣赏到原汁原味的京城文化大餐。
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讲述了一只猫的时空奇旅。该剧舞美特色鲜明——故宫屋檐、巨大的猫洞装置与可爱的猫偶,构造了富有童话色彩的猫咪世界。凭借着感人的故事,演员们专业的演出等优势,《猫神在故宫》不仅赢得口碑,更取得不错票房。该剧互动性强,每场开演前观众们都会领到猫耳头饰,在脸上画猫胡须,仿佛成为猫咪世界的一员;演出过程中也是频频互动,观众席中充满欢乐的笑声和感动的泪水。
对于即将到上海演出,天桥艺术中心党支部书记、副总经理,《猫神在故宫》策划人之一杨树聪表示,作为2023年“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剧目,此次《猫神在故宫》启动上海站巡演和对该剧文创产品的开发,将以文化演出交流的形式链接京沪两座国际大都市,积极探索文旅文创融合发展的战略,以剧场新空间发展为引领,以优质演出项目为抓手,主动开拓演出行业产业链源头,将北京优秀精品剧目推向全国,助力北京作为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据悉,2023年3月,北京市西城区与上海市黄浦区缔结了友好城区,双方将赓续两区传统友谊,积极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作为北京市西城区新空间演艺文化IP,《猫神在故宫》不仅翻开了西城区和黄浦区两区携手奋进的新篇章,更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开展多层次、多领域、多形式、多渠道的合作,共同探索沉浸、多元、创新的文化演艺内容,将全国演艺文化产业发展推向新的高峰。
作为北京重要的展演活动品牌,“北京故事”优秀小剧场已举办9届,累计推出182台剧目、上演近400场演出。新空间剧场《猫神在故宫》2023年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演出103场,观演人次逾五千。凭借《猫神在故宫》的成功演出,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在2023年12月29日成为西城区首批八个特色鲜明的“演艺新空间”之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