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祗带着黄月英母子走在出宫的路上,诸葛瞻对着他也是上下打量,前世他与这个人交集不多,只知道他是刘禅亲近的臣子,谯周、董厥都不喜欢他,认为他是谗佞之人。
但诸葛瞻本人重生之后,心中的看法却开始有了改变,说白了,能在那样的压力之下,坚定地支持姜维北伐,斡旋朝野,很难说他没有能力,没有着自己的志向。而且身在中枢之臣,即便是当年的自己,又有哪一个能真正的独善其身?
陈祗似乎感受到了诸葛瞻的打量,于是开口说话:“小侯爷在想什么?”
黄月英有些怔愣,看了看诸葛瞻,又看了看陈祗,却听得诸葛瞻的声音响了起来:“晚辈听说中官在内廷矜持严厉,深得陛下和费长史的器重,看来定是栋梁之臣。”
陈祗笑了笑:“小侯爷过奖了,陈某受陛下厚恩,长史器重,自当为国尽忠,小侯爷乃忠良之后,他日成年,也必然有所成就。”
诸葛瞻听得他这番勉励也是出自真心,于是拱手道:“得中官夸赞,晚辈不敢当,您斡旋朝野,劳苦功高,他日,晚辈还要向您多多请教。”
陈祗闻言,这才回过身认真打量了一下诸葛瞻,总觉得这个孩子似乎看透了他,顿了顿,笑到:“小侯爷聪慧过人,只要坚定己志,他日必能继承丞相衣钵。但不知小侯爷志向在哪里呢?”
诸葛瞻闻言笑了笑,陈只一半试探,一半询问。既然如此,巧诈不如拙诚。于是拱手道:“晚辈能有先父三成本领,便是托天之福。瞻立志为大汉中兴尽一份心力,纵然不能成功,如先父那般,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不知道,您对此可有教诲?”
陈只闻言点了点头,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自知之明,日后自然也能脚踏实地。于是也说道:“费长史通晓军务庶政,待他回来之后,本官便与他说说此事,还望小侯爷您自己莫忘了今日的志向与决心。”,顿了顿,又状若无意地说道,“善始者众,克终者寡,多少人进了朝堂,慢慢就变了样呢?”
说罢,陈只不再说话,诸葛瞻道谢之后也没有再问什么,似乎刚才的一切都不曾发生。黄月英默默在旁边看完了全程,也是很奇怪,陈祗素来谨言慎行,倒是今天面对自己八岁的儿子,说了这么多话。
到了宫门口,却听到银铃般的声音传来:“瞻哥哥!”
几人回头,却正看到公主刘雁跑了过来,拉住了诸葛瞻的手,因为诸葛亮经常征战在外,诸葛瞻幼年之时便时常入宫,与刘雁青梅竹马,诸葛瞻聪慧过人,相貌又很好看,两人自然关系匪浅。
诸葛瞻看到了自己喜欢的人,也笑了,不过还是先轻轻拍了拍刘雁的手,随后行了礼节:“臣诸葛瞻参见公主殿下。”,刘雁被他这样逗乐了,又上去抓住他的手:“瞻哥哥,丞相刚刚去世,你不要太伤心,不然哭坏了身体,丞相也会不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