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研发有虎蹲炮,炮轻体积适合由战马驮带,大明军队有世界首支骑炮兵,比欧洲领先200年。
明末出现的武备志含括兵诀评、战略考、阵练制、军资乘等先进武略教案却毁于大清。
这些都是明末科技的辉煌,之所以未能完全的体现在战争,归其原因还在于朝政,国库亏空,
没有资金后续研制生产以及大明的战败、起义大军的破坏及其后来大清对科技文化的泯灭和闭关锁国等一系列综合原因。
大明骑兵的衰败就是先例,因为财政入不敷出,需要大量钱财供给的骑兵不得已不断在开支缩减中弱化规模,荒废军练,最终被后金碾压。
后金未出山海关之前就在沈阳完成了对西方红衣大炮的仿制,这说明此时的空间以华夏文明绵延流长孕育而出的科技水平,大明不缺少技术人才,缺少的是强有力的支持和安稳的环境。
加特林机枪的发明者是医学博士,撞击式燧发枪诞生在法国的一个锁匠手中,这不是以电气化为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时代或者另外空间原子能、电子计算机、空间技术为代表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两次工业革命的基础上诞生了无数新型学科的发展和知识积累,而如今自己只需要用手工工人来完成结茧。
文无忌相信这不是好高骛远,自己需要一点时间和耐性,放弃从教育下手,文无忌也不认为自己是舍本求末,没有实现的资源前提,至少眼下是如此。
大明依旧在诸多领域保持了世界水准,整体而言,此时的时代是一个没有任何工业基础的格局环境,而且儒家的文化体系也忌讳改革与技术革命,这种忌讳上至朝堂,下到普通生活阶层,一旦大刀阔斧各种排斥就会纷至沓来,小范围内出现技术的变革也会因为观念至深的影响敝帚自珍得不到推广,所以眼下的这片土地缺乏吐故纳新的容量,更多呈现的是固步自封。
文无忌就从细微之处下手,比如炼钢,火药。
这些都是可以轻易窥探到门道但难以进一步去发展的领域却又十足会影响到军事、国家力量,土法炼钢文无忌不陌生,执行任务的非洲比比皆是这种没有太多深奥技术也形不成规模时时刻刻制造着,也浪费着的土高炉。火药更加的熟悉,枪械认知没有难度,欲速则不达,
文无忌首选需要建造土高炉,研究、改进技术,找到合适的含碳量,能锻造出高强度、柔韧性的钢铁。
这样便能批量生产军士可使用的好刀,而不是让铁匠消耗数月时间打造一把合格的刀剑,还要为制造火炮积累技术。
还有就是在这个时代已经具备的技术层改进火药配置。
两点满足也意味着兵工院的工匠团队开始足够数量和壮大,才能持续的延伸出正真军工需要的项目。
基于现实的分析,文无忌当务之急需要的是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以手工产业去积累,从量化到质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