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二十日。
北京寒风凛冽,天空灰蒙蒙的,仿佛在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德胜门,这座历经沧桑的古城门,静静地矗立在北京城的北面,它那古老的砖石在晨光中显得格外沉重,仿佛承载着历史的重压。
辰时,天刚蒙蒙亮,城楼上的守军在晨雾中若隐若现,他们警惕地注视着远方。突然,一阵低沉的号角声划破了寂静的清晨,女真大军如同从地平线上涌出的暗潮,缓缓向德胜门逼近。女真士兵们的步伐整齐而有力,铁蹄踏在冰冷的大地上,发出沉闷的回响。
皇太极身披战甲,坐在他的战马上,目光冷峻地注视着前方的德胜门。他知道,这座城门是通往京城的关键,一旦攻破,京城将无险可守。他的身边,是他的亲卫队,他们手持长矛和盾牌,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决心。
女真大军的前锋部队开始加速,马蹄声逐渐变得急促,如同战鼓在耳边敲响。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着寒光,眼中闪烁着对战斗的渴望。随着距离城门越来越近,前锋部队开始分散成多个小队,准备应对可能的伏击和城门的防御。
与此同时,城楼上的守军也开始紧张地准备着。他们知道,女真大军的攻势将会非常猛烈,每个人都必须全力以赴。弓箭手们搭箭上弦,火枪手们点燃了火绳,长矛兵们紧握着武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冲击。
莽古尔泰率领的女真军,作为进攻广渠门的主力,他们沿着预定的路线向东南方向缓缓行进。路途较远。
而皇太极亲率的女真军,目标是德胜门,由于路途较短,他们在辰时到达了德胜门外。女真的士兵们表情坚毅,他们知道即将面临的是一场艰苦的战斗。
德胜门的箭楼高耸在城台之上,它的宏伟身影在冬日的清晨中显得格外壮观。灰筒瓦覆盖的屋顶,在白雪的点缀下,透出一种历史的沧桑感。重檐歇山顶的建筑风格,不仅美观,更显得庄严稳重,仿佛承载着大明王朝的威严与荣耀。
箭楼内部十分宽敞,七间宽阔的主体结构,加上后出的抱厦五间,整个楼连同城台高达三十余米,显得气势磅礴。三面墙体上,四排箭窗整齐排列,总计八十二个箭孔,每一个孔都像是警惕的眼睛,时刻准备着对外来侵犯做出反应。
这些箭窗不仅在军事上具有防御功能,更在心理上给敌人以沉重的压迫感。每一个箭窗都经过精心设计,确保守军能够在城楼上对攻城的敌人进行有效的射击。
德胜门,在元朝时期,曾是健德门,见证了无数出征的壮阔场面。城门下,曾是铁骑扬尘,战鼓震天的地方,士兵们在号角声中鱼贯而出,踏上征战的征途。健德门不仅是军事的象征,也是元大都的荣耀之门。
时光荏苒,洪武元年,徐达将军率领的明军攻破元大都,结束了元朝的统治。朱元璋登基后,为了彰显大明的德威和胜利,将这座城门改名为德胜门,寓意着以德取胜,以武定国。德胜门下,从此驻守了重兵,日夜警戒,防备着任何可能的反攻。
二百多年的岁月流转,德胜门依旧巍峨,但人间已几经沧桑。朱元璋的英姿已逝,而大明王朝也经历了无数的风雨。蒙古的铁骑不再令人闻风丧胆,而女真族却如旭日东升,其势不可挡。
万历年间,大明曾援助朝鲜抵抗倭寇的侵略,但这也给了女真以可乘之机。在大明的边疆上,女真族悄然壮大,逐渐显露出其雄心壮志。万历帝驾崩后,大明再未出现能与他比肩的君主,国势渐微,难以抵挡女真的不断扩张。
到了崇祯二年,女真已经崛起成为大明的心腹大患。德胜门,这座见证了大明辉煌与胜利的城门,再次成为了抵御外敌的前线。
努尔哈赤的逝世,为女真族带来了一位新的领袖——皇太极。他不仅继承了父亲的雄才大略,更以其深邃的策略和远见,引领着女真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漠南的蒙古部落和朝鲜半岛,在女真的铁蹄下已渐显败象,女真的势力如日中天,不断扩张,其锋芒直指大明的边疆。
明朝的政局此时正处在动荡之中,皇帝更替,新内阁的成立伴随着朝政的不稳定。天灾人祸频发,民不聊生,四方的反民起义此起彼伏,大明的江山社稷仿佛风雨飘摇。皇太极洞察这一切,意识到这是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心倾全国之力,发兵南下,直指大明的心脏。
沈阳,女真的都城,皇太极不惜冒着牺牲其安全的风险,也要绕开辽东防线上那位令女真士兵闻风丧胆的袁崇焕。他精心策划了一条避开袁崇焕的行军路线,长途跋涉,先攻蒙古各部,再南下攻破长城的关隘。这一战略既巧妙又大胆,显示了皇太极的军事才能和对时局的精准把握。
女真大军在皇太极的率领下,穿越了茫茫草原,翻越了重重山峦,终于来到了北京城下。
皇太极部。
德胜门外,女真大军在皇太极的指挥下,如同冬日里蓄势待发的猛兽,静静地等待着出击的命令。天空中的雪花细如柳絮,轻轻飘落,覆盖在士兵的棉甲和战马的鬃毛上,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增添了一份静谧而又紧张的气氛。
皇太极身披棉甲,站在中军的位置,他的目光如炬,穿透了飘飞的雪花,凝视着德胜门那高耸的箭楼。他的身边,是女真最精锐的三万兵马,他们的脸上写满了坚毅和凶残,手中的兵器在微弱的光线下闪着寒光。
在德胜门的西北面,大贝勒代善统领着正红旗与蒙古兵,共一万骑兵整齐地排列着;他们的战马轻轻踏着地面,发出细微的响声,骑兵们的眼神坚定,随时准备冲向战场。
而在德胜门的东北面,贝勒济尔哈朗指挥着正黄旗的一万骑兵,他们如同一道黄色的闪电,随时准备撕裂明军的防线。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骑兵们紧握兵器,马鞍上的箭筒装满了箭矢,一切准备就绪。
三面围攻的阵势,让德胜门前的满桂和侯世禄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女真大军的气势逼人,仿佛连空气中都弥漫着战斗的紧张气息。皇太极的战术布置得当,三路大军互为犄角,形成了一个几乎无懈可击的攻击网。
城楼上的明军守将也感受到了女真军的威压,他们加紧了布防,士兵们在城楼上来回巡视,检查着每一处可能被攻击的地方。投石机和火炮被安置在关键位置,准备对女真军的冲锋进行致命的打击。
风势虽然减弱,但空气中的寒意依旧刺骨,双方士兵的呼吸在冷空气中凝成了一团团白雾。这是大战前的宁静,每个人都知道,这份宁静很快就会被战鼓和呐喊声所打破。
皇太极的战马在中军阵前踱步,马蹄踏在新雪之上,发出细微的嘎吱声。他的身影在飘扬的女真军旗下显得格外威武,身后的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领,身披棉甲,腰悬宝剑,肃立于马下,他们的目光坚定,等待着皇太极的指示。
女真军的旗帜在寒风中猎猎作响,正黄、正蓝、正白、正红四旗在前,镶黄、镶蓝、镶红、镶白四旗在后,八旗兵的排列井然有序,每旗的士兵都按颜色着装,形成了一片色彩斑斓的海洋。这些士兵是女真的精兵,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对战斗的渴望和对胜利的信心。皇太极计划以后,还要增设汉八旗和蒙八旗来扩大后金国的军事力量。
皇太极环视四周,然后缓缓开口,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传播开来,清晰而有力:“尔等知道,为何本汗要选择进攻这德胜门吗?”他的话语中带着一种深意,让众将都陷入了沉思。
将领们相互对视,却无人敢于妄自猜测皇太极的心思,他们只能摇头表示不知。皇太极见状,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朱元璋攻下大都之后,对北用兵都是兵出此德胜门,本汗今日就是要攻打这大明出兵之门,好杀杀明朝的往日积累的军威。”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闻言,心中一震,他们齐声道:“大汗所言极是。”他们的声音在女真军中回荡,传递着对皇太极决策的认同和支持。
皇太极又问:“尔等知道,为什么崇祯要在德胜门驻守重兵,而不是安定门吗?”将领们再次摇头,他们知道这个问题背后有着皇太极的深层考虑。
皇太极解释道:“因为崇祯知道我们定会攻打德胜门,这个德胜门代表着明朝的尊严,崇祯要守卫德胜门来保住大明的面子。”他的话语中透露出对敌人心理的精准把握,以及对这场战斗重要性的认识。
将领们再次齐声回应:“大汗所言极是。”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皇太极的尊敬和对即将到来的战斗的期待。
“本汗想,现在莽古尔泰部已经在攻打广渠门了,本汗一声令下,尔等就给本汗用力向前冲杀,如果能一举从德胜门和广渠门攻入北京城,那么明朝就完了,天下将是我们女真人的。”皇太极大喊道。
皇太极的话语如同冬日里的烈酒,温暖并激发着每一个女真士兵的热血。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渴望,对胜利的激情。皇太极骑在马上,他的身影在飘扬的女真军旗下显得格外醒目,手中的马鞭向前一甩,那是进攻的信号。
炮营迅速响应,他们将大炮从兵阵中推出,炮口缓缓升起,直指德胜门。炮手们调整着角度,装填着弹药,每一门大炮都将成为攻城的利器。空气中弥漫着火药的味道,紧张而凝重,等待着那决定性的一刻。
皇太极的战马在阵前来回奔腾,马蹄踏在雪地上,溅起一朵朵雪花。他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每一次呼喊都像是战鼓的敲击,激励着士兵们的士气。他的吼声充满了力量和信心,那是对胜利的坚定承诺。
“等攻入北京城捉拿小皇帝,再消灭中原的农民军,天下就是女真的!”皇太极的这番话,让士兵们心中的火焰燃烧得更加旺盛。他们想象着那一天的到来,女真人将不再是辽东的边民,而是天下的主人。
女真兵将们的呐喊声震天动地,“喳......”的应和声此起彼伏,如同潮水一般席卷整个战场。他们的声音中充满了对皇太极的忠诚和对女真未来的憧憬。
皇太极停下了战马,他的目光再次扫过眼前的士兵,然后定格在德胜门上。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战斗,这是女真族命运的转折点。
天空中的雪花似乎也感受到了这份紧张和兴奋,飘落得更加急促了。
皇太极骑着战马奔回阵前,调转马头面向女真军,两眼中竟然已经湿润。
“七大恨,本汗没忘其一。”
皇太极的声音在女真大军中回荡,他的每一句控诉都如同利剑一般,直指明朝的不义之举。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祖先的怀念和对明朝的愤怒,这些情绪在女真士兵中引起了强烈的共鸣。
在皇太极的控诉中,第一恨是明朝无端挑衅边疆,损害了他的祖辈和父亲。他提到,尽管女真人未曾损害明朝边境一草一木,明朝却屡次挑起争端,这是对女真族的极大不公。
第二恨,皇太极提到,尽管女真试图与明朝修好,设立界碑并宣誓和平,明朝却违背誓言,越界出兵,支持叶赫部,这是对女真族的背叛。
第三恨,皇太极控诉明朝在清河以南、江岸以北地区频繁越界,掠夺女真族的财物,并且拘禁和杀害女真的使臣,这是对女真族的侮辱和挑衅。
第四恨,皇太极表达了对明朝支持叶赫部,导致女真族已聘之女被迫改嫁蒙古的愤怒,这是对女真族尊严的践踏。
第五恨,皇太极提到明朝不允许女真族在柴河、三岔、抚安三路地区收获庄稼,甚至派兵驱逐女真族人,这是对女真族生存权利的剥夺。
第六恨,皇太极控诉明朝偏信叶赫部,派遣使臣侮辱女真族,这是对女真族的极大不敬。
第七恨,皇太极表达了对明朝支持叶赫部,违背天意,颠倒是非的愤怒,这是对女真族信仰和价值观的挑战。
皇太极的控诉结束后,他的眼神中闪烁着泪光,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心。他的声音在女真大军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士兵们的眼中也流露出了愤怒和悲痛。
女真士兵们紧握着手中的武器,他们的身体紧绷,准备为族群的尊严和未来而战。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皇太极的忠诚和对明朝的仇恨。
皇太极的控诉不仅是对明朝的宣战,也是对女真士兵的动员。他的话语激发了士兵们的斗志,让他们明白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攻城略地,更是为了族群的尊严和正义。
在皇太极的号召下,女真士兵们发出了震天的呐喊:“女真万岁,女真万岁,女真万岁。”这声声呐喊如同雷霆,震撼着整个战场,也震撼着每一个女真士兵的心灵。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表达了对女真族的忠诚和对胜利的渴望。
皇太极调转马头,面对着德胜门,他的眼神中透露出坚定和决心。他知道,这场战斗将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但他也明白,这是女真族报仇雪恨的最好时机。
“当此明朝最脆弱之时,正是女真报仇雪恨之日,朕舍命一搏也要发动此战,众将可有胆呼?”皇太极大喊道。
皇太极的声音在寒冷的空气中回荡,他的呐喊充满了决心和斗志,每一个字都像是重锤击打在士兵们的心中,激发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战意。他的战马在阵前踏步,马匹感受到主人的激动,不时地嘶鸣,蹄子踏在雪地上,留下深深的痕迹。
岳讬、杜度、萨哈廉等将领齐声回应,他们的喊声坚定而有力,充满了对即将到来战斗的渴望。他们的眼神中闪烁着对胜利的坚定信念,手中的兵器紧握,准备随时响应皇太极的号召,冲向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