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誓结束后,洛戎首领找个机会,悄悄地对管仲道:“孤见相国是宽厚道义之人,有一语欲对相国说,却又不知当说不当说。”
管仲道:“但说无妨。”
洛戎首领道:“本来诸戎与周相安无事,这次犯周,实由王子带相邀。”他把前因后果叙述一遍,最后说道:“相国宽厚,不敢相瞒。若王子带不除,周之乱将难以消除。”
管仲拱手谢道:“谢谢提醒。肺腑之言,夷吾记下了。”
送走了诸戎首领,管仲、隰朋各自率领兵马,一个返周,一个返晋,将诸戎起誓不再来犯之事通告天下。
周襄王大喜,以上卿之礼宴享管仲,管仲却不敢接受,他推辞道:“臣只不过是齐侯所任命的官吏,协助齐侯处理邦国事务罢了。而高子、国子是天子直接任命的二位上卿,与齐侯共守齐土。臣若受上卿之礼,待高子、国子来朝见天子时,又该用何等礼节呢?陪臣敢辞。”
按周朝礼法规定,齐国设三卿,二卿由天子任命,一卿由国君任命。高、国正是天子所任命的上卿,与齐侯一样有守土之责。虽说此时已经礼崩乐坏,天子威严已经一落千丈,但礼法制度尚在。管仲尽管身为相国,劳苦功高,但他自谦,不愿与高子、国子一样,受上卿之礼。
周襄王知道管仲自谦,更知道管仲在齐国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他不惜打破陈规,坚持以上卿之礼宴享管仲。他道:“莫要推辞,平戎之功勋谁人能比?朕必须嘉奖。请你接受,莫违朕命。”
管仲固辞,坚持只受下卿之礼。周襄王见他如此自谦,便不再勉强,以下卿之礼宴享管仲。
宴享之间,管仲悄悄地对周襄王道:“陪臣有一语,说之不恭,不说不忠。”
“请讲!”周襄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