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共计破朝歌,正是神仙遇劫魔。
百万雄师兴宇宙,奇功立在孟津河。
【从《封神演义》中搬的,好看,好用。】
随着周营中的炮声响起,子牙迅速调出了大批军队。八百位诸侯同时出动,气势磅礴,令人震撼不已!
中间是子牙所率领的人马,他们高举着鲜艳的大红旗帜,迎风飘扬;
左边是南伯侯鄂顺的部队,右边则是北伯侯崇应鸾的大军,他们都手持五彩缤纷的旛幢旗帜,光彩夺目。
这片战场仿佛被淹没在了盔山和甲海之中,士兵们威风凛凛,犹如猛虎下山一般凶猛。
整个阵势严整有序,士气高昂,给人一种无坚不摧的感觉。三军齐声呐喊,声震云霄,勇往直前地冲向敌军阵线。
当哨兵快马来报袁洪时,
袁洪立刻带领众将领走出营帐,亲自观察子牙统率的庞大军队阵容。
眼前呈现出一幅壮观的画面:天下各地的诸侯们如同雁阵般整齐地排列开来,分别部署在左右两侧。而位于正中的正是元帅姜尚本人,他身旁左侧站着鄂顺,右侧则是崇应鸾。
战场上,
袁洪他的一身银盔素铠,缨络红凝,左右狼牙箭,右悬宝剑锋,横担宾铁棍,白马似神行,如此威武的气势,令人心生敬畏。
后人以诗记之。
银盔素铠,缨络红凝。
左插狼牙箭,右悬宝剑锋。
横担邠铁棍,白马似神行。
幼长梅山下,成功古洞中。
曾受阴阳诀,又得天地灵。
善能多变化,玄妙似人形。
梅山称第一,保纣灭周兵。
------------------------------------------------------------
袁洪骑于马背之上,远远地望见姜子牙身着一袭道袍,乘坐着四不相神兽,来到两军阵前。只见姜子牙身旁整齐地站立着众多门徒,其次则是周武王驾驭着逍遥马,而其他来自南方和北方的各路诸侯也分别位列两侧。
这时,子牙迈步向前,高声问道:
“来者可是成汤大军的元帅袁洪吗?”
袁洪眼神一凝,回应道:
“你便是那姜尚吧?”
子牙微微颔首,朗声道:
“不错,我正是奉上天之命前来征讨、扫平成汤的天保大元帅姜子牙。
如今天下已归周室所有,商纣残暴不仁,致使天下百姓人心背离,众叛亲离。
殷商气数将尽,灭亡只在朝夕之间,就算你有一杯之水,又怎能扑灭这熊熊燃烧的燎原大火呢!
倘若你能早日弃暗投明,投降归顺大周,我尚可饶你一命;
但若是冥顽不灵,继续负隅顽抗,等到他日兵败如山倒之时,必将落得个玉石俱焚的下场。
到那时,即便你想要寻求一线生机,恐怕也是痴人说梦,难以企及了。
切莫再执迷不悟,否则只会给自己带来无尽的祸患。”
袁洪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对着姜子牙说道:
“姜尚啊姜尚,你也就只会在磻溪边钓钓鱼而已,根本不知道这河水到底有多深多浅。
今日也算你运气好,遇到了我军镇守五关之时并无大将可用,才能让你如此轻易地就深入到我们的要地之中。
现在你居然还敢花言巧语,妄图迷惑我们大家的视听!”
说罢,袁洪转头看向身边的部将们,高声问道:
“哪位将军愿意替我去将这个卑鄙小人拿下,也好出一口恶气,平息天下人的愤怒?”
话音刚落,只见旁边一名将领大声喊道:
“元帅不必担心,看我如何立功!”
说完便拍马疾驰而出,挥舞着手中长枪径直朝姜子牙冲去。
就在这时,一旁的右伯侯姚庶良见状,立刻催动战马,举起手中大斧,高声呼喊道:
“大胆狂徒,休得张狂,有我在此守护!”
他二话不说,驱马向前迎敌,双方瞬间短兵相接,枪斧交相辉映,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激战。
枪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斧头挥舞生风,威猛绝伦。
浩荡的战云如惊涛骇浪般穿透虚空,弥漫在整个战场之上。
剑戟交错,兵刃相接,喊杀声、马嘶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混乱不堪。
在这片嘈杂喧嚣的战场上,英雄豪杰们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较量,他们各自使出看家本领,或勇猛精进,或足智多谋,仿佛在用自己的方式演绎着这个时代的风云变幻与沧海桑田。
有诗记之
征云荡荡透虚空,剑戟兵戈扰嚷中。
今日姜公头一战,孟津血溅竹梢红。
今日,这场鏖战乃是姜太公的出师之役,他统率着千军万马攻打孟津关。
两军对垒处,鲜血四溅,染红了竹梢,恰似给大地披上了一件猩红的战袍。
这残酷血腥的杀戮之中,一个崭新的时代拉开帷幕,一个新兴的王朝将如日中天,一个老旧的王朝走向衰落。
只见姚庶良手中的大斧如同风车一般飞速转动着,斧刃闪烁着寒光,令人不寒而栗。然而此时的他并不知道眼前与自己对战之人常昊竟然是来自梅山的一条蛇精幻化而成。
姚庶良凭借着自己真正的本事全力迎战,但他哪里会想到,这场战斗其实不只需要凭借着自己真正的本事取得胜利。
就在双方激战正酣之时,常昊逐渐感到自己的力量开始衰竭,难以继续支撑下去。尽管他竭尽全力,但终究还是无法抵挡对手强大的攻势,最终败下阵来。
眼看着敌人开始败退,姚庶良毫不犹豫地催动着战马,紧追不舍。他心中充满了胜利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决心要乘胜追击,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
然而,正当姚庶良快要追上敌人时,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只见前方的常昊突然纵身跃起,落在马背之上,紧接着他所骑乘的马匹脚下涌起一阵旋风,卷起一团浓密的黑雾,将常昊和他的座骑完全笼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