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明重见太平日”:这句话预示着在新的时代或领袖的英明领导下,社会将重新迎来太平盛世,人民将过上安定、繁荣的生活。这是对未来的一种美好愿景和期待。
“五十叁参运不通”:这里的“五十叁”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或时间段,而“参运不通”则可能意味着在这个时期中,某些运势或命运并不顺畅,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然而,这也是在强调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即使面临困难和挑战,也终将走向新的繁荣和昌盛。
综上所述,这段颂文是在预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或新时代的到来,其中将有新的领袖和杰出人物崭露头角,引领社会或国家走向新的繁荣和昌盛。同时,它也提醒我们历史发展的曲折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未来的挑战。
【今圣叹释义】
这一象深刻总结了五代乱局的终结,随着周世宗柴荣的离世,“五代”的动荡篇章也缓缓落下帷幕。柴荣,以后周奠基者郭威亲眷的身份登临帝位,在位期间展现出了非凡的英明与决断力,勤勉于国事,然而多年的南北征战却悄然侵蚀了他的健康,导致他英年早逝,遗留下年幼的继承人无力支撑大局,从而为部将赵匡胤的兵变提供了契机,后周最终为北宋所取代。五代这一战乱频仍的时期至此画上了句号,其间历经五朝更迭,共五十三年风雨飘摇,十三位君主轮番登场。
“李树得根芽,石榴漫放花”一语,精妙地概述了五代中李姓、石姓、刘姓三大家族所建立的政权。其中,“李树”隐喻李存勖所创立的后唐之繁荣;“石”则指代石敬瑭建立的后晋之基;“榴”与“刘”谐音,象征着刘知远后汉的短暂辉煌。周太祖郭威的妻兄有个儿子叫柴荣,郭威喜欢他天姿机敏,认他作义子,后来继承皇位,并且励精图治,是五代中治理得最好的一朝,但时间十分短暂。
而“枯木逢春只一瞬”,以“枯木”暗喻“柴”字,逢春则寓意周世宗柴荣的兴起与希望,图中那唯一发芽的树苗,更巧妙地预示了后梁朱温作为五代开端的悲剧性终结与柴荣作为终章的象征意义。“只一瞬”既颂扬了柴荣挽回败局的志向,也哀叹其壮志未酬的遗憾。
“让他天水自荣华”隐含了一个“荣”字,那“天水”是什么呢?就是赵匡胤的大宋,我们在前几预言中都看到了,得道的预言家们都称赵宋为天水或“天一生水”。这句说的是柴荣的治理虽好,但时间很短,他在位才五年便去世了,由儿子宗训继位才四个月便禅让给了赵宋,所以说后周柴荣主要是为大宋打下基础。他的离世迅速引发了后周的覆灭与宋朝的兴起。
“让他天下竞荣华”还揭示了五代时期各地藩镇割据、群雄逐鹿的混乱局面,各路首领竞相争夺权势,纷纷自立为王,称帝封疆。除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朝外,还涌现了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荆南)、北汉等十余个地方政权,共同构成了纷扰复杂的“十国”格局。
“金木水火土已终”,此句借五行轮转之理,每一代都属于一个五行的,象征性地描绘了五代王朝的兴衰更替,预示着战乱时代的终结。
“十三童子五王公”则形象地描绘了五代期间十三位皇帝轮番登场的短暂与五位开国君主的艰辛,以“童子”喻其在位时间之短,更添几分历史的沧桑感。就是指五个开国皇帝,另有八个其他皇帝,都是不成熟的人,所以称“童子”也不为过。
“英明重见太平日”是人们对和平与贤明统治的深切期盼,
而“五十三参运不通”则准确记录了五代历史一共经历了五十三年零三天的时长,直至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宋王朝的建立,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到赵宋的英明太平治理开始时,这五十三年的时运之后就再也行不通了,也就是这些人(主要都是些小人)就不会那么走运了。
【易经中的本象】
这一象与《易经》中的丰卦相呼应,其下卦为离,象征电光,上卦为震,代表雷鸣。卦辞云:“丰:亨,王假之。勿忧,宜日中。”此语寓意着此刻正是举行祭祀的吉时,君王即将亲临宗庙,故而无需忧虑,最宜选择在日正当中的时刻进行祭祀。整个卦象宛如天际电闪雷鸣,此乃上天对下民的重大警示,期望臣民能借此契机修身养德,明辨是非,从而收获更为丰硕的成果,故卦名定为“丰”,寓意着丰收与富饶。
《彖传》进一步阐释道:“丰,大也。明以动,故丰。王假之,尚大也。勿忧,宜日中,宜照天下也。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此言指出,丰卦所蕴含的是大丰收的意象,它启示人们若能洞察世事规律,顺应自然之道而行,便能迎来丰收与成功,此即“丰”之真谛。从社会与国家的层面来看,君王应对祭祀之事给予高度重视,但亦无需过分忧虑,因正值日中之时,阳光普照,万物生辉,此乃君王施政之有利时机。然而,亦需明白日中之后便是日斜,月圆之后便是月缺,天地间的盈满与亏虚皆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更何况人与鬼神乎?因此,在五代十国数十年的战乱即将告一段落之际,上天以此卦象告诫后世的君王,当敬德爱民,勤修贤政,方能确保来之不易的安定局面得以长久维系。
“初九:遇其配主,虽旬,无咎。往有尚。”此言指的是在旅途中偶遇了愿意款待自己的人,进而与这位女主人结为连理。占卜结果显示,此举非但不会招致嫉妒,反而能赢得赞誉。“象曰:虽旬无咎,过旬灾也。”意指在最初的十日内或许能安然无恙,但十日之后的情况则难以预料。这一爻被引申为后周世宗即位后,凭借群臣的拥戴,使国家得以暂时安定,而世宗离世后国家的命运则取决于天意。
“六二:丰其蔀,日中见斗。往得疑疾。有孚发若,吉。”此句描绘的是以席子拼接成简易遮蔽物以供休息,却在正午时分明明无星而有人声称见到了北斗星,暗示其神智不清。若以真诚相助,或能唤醒其迷途之心。“象曰:有孚发若,信以发志也。”强调以诚信之心待人,言行自会坦荡光明。这一爻预示着周世宗执政期间,能如爱护自己一般关爱百姓,严于律己,明政令而深得民心。
“九三:丰其沛,日中见沫。折其右肱,吉。”此句形容有人加厚草席以求舒适,却在正午时分妄称见鬼,或许通过某种方式(如象征性地“折其右肱”)能使其回归现实。“象曰:丰其沛,不可大事也。折其右肱,终不可用也。”意指外在的奢华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而极端的手段更会导致不可挽回的后果。这反映了柴荣在征战中,对敌方君主与臣民持宽容态度,不以滥杀为能事,而是效仿历史上贤明君主,追求以德服人、垂拱而治的境界。
“九四:丰其蔀,日中见斗。遇其夷主,吉。”此言某人铺展草席休憩,又言目睹北斗星现于正午,显见其神志仍未恢复常态。幸而,此时偶遇旧日主顾,得其庇护,终得安宁。“象曰:丰其蔀,位不当也。日中见斗,幽不明也。遇其夷主,吉行也。”意指草席之居,非其位所宜,正午见斗,乃因天象幽暗。幸遇旧主,方得吉行。此爻与九三相近,暗喻柴荣征途中虽遇波折,幸得赵匡胤、赵普等贤臣辅佐,转危为安。
“六五:来章,有庆誉。吉。”此言某人获赠美玉,众人争相庆贺,实为吉兆。“象曰:六五之吉,有庆也。”六五爻之所以吉,乃因喜庆之事频至。此爻预言后周军队屡战屡胜,世宗柴荣施政有方,国力日盛,为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上六:丰其屋,蔀其家,窥其户,阒其无人,三年不觌,凶。”此爻描绘屋舍荒废,屋顶杂草丛生,门户紧闭,空无一人,显见久无人居,乃凶象也。“象曰:丰其屋,天际翔也。窥其户,阒其无人,自藏也。”屋舍之丰,或喻财富之积,然门户窥视之下,却见空寂,暗示财多足以累身,若不及时抽身,恐有不测。此爻暗指柴荣虽功业显赫,却因操劳过度,终未能逃脱病魔侵扰,英年早逝,留下未竟之业与动荡之国。
【本象正史对照】
周世宗柴荣,作为五代的末代帝王,诞生于乱世之中,自幼失去双亲,幸得姑父郭威收养,并在其悉心栽培下,成长为文武双全之才。郭威逝世后,因无子嗣,柴荣以侄承叔业,登基为帝。彼时,天下已历经五十三载动荡,五朝更迭,八姓十三帝相继登场。
柴荣初登大宝,即面临北汉与契丹的联手侵扰。他亲率大军出征,于军中慧眼识英才,提拔勇士为将,冷静应对,终破北汉之围。随后,他又挥师巴蜀、南唐,夺取江淮广袤之地,后周疆域日益辽阔,国力显著增强。未几,北汉与契丹再犯,柴荣二度亲征,全胜而归,收复三州十七县,后周声威大震。此役之后,柴荣雄心勃勃,欲乘胜追击,誓要收复割让予契丹的幽州之地。然而,天不遂人愿,正值关键之际,柴荣突患急病,被迫撤军返京,不久即在开封病逝,壮志未酬。
柴荣在位之时,深谙用人之道,广开才路,锐意改革吏治,严惩腐败,以严明之法考核官吏,使得朝政渐入正轨。同时,他轻徭薄赋,减免苛捐杂税,让百姓得以安居乐业。
五代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统治昏庸无道,致使许多人避世修佛,佛教因此盛行一时。前朝用巨资铸造佛像、修建寺庙,安抚人心。柴荣登基后,却采取抑佛政策,严禁私度僧尼,并拆毁部分他认为多余的寺庙,迫使数十万人还俗务农。以为此举会极大地促进经济的复苏与发展,为国家的复兴奠定什么坚实的经济基础。
为了加速经济复苏的步伐,柴荣别出心裁,命大将赵匡胤策马疾驰,直至马匹力竭之地,便在那里筑起城池,这一创举被后世传颂为“跑马圈城”,该城池最终演变为北宋都城开封的外围屏障,其规模在柴荣的扩建下较原先扩大了一倍有余,使得原本防御薄弱的开封城变得固若金汤。随着众多新兴城市的崛起,商业繁荣的基石也得以奠定。
面对五代时期连年战乱导致的黄河水患问题,柴荣采取措施,下令修筑堤坝,并在黄河重要支流汴河附近设置斗门,以有效控制水流,保障京城开封的安全。同时,他还着眼于长期发展,以开封为核心,构建起四通八达的水陆交通网络,使得南方少许多余的粮食与物资能够顺畅地通过水道运抵开封,巩固了开封作为政治经济中心的地位,也极大地增强了新政权的社会稳定性。
柴荣因其卓越的政治才能与勤政爱民的形象,在历史上被誉为“五代第一明君”。他不仅精明强干,而且行事谨慎,虚心纳谏,凡事亲力亲为,树立了良好的假象,引领动荡多年的国家逐步走向相对稳定。一次南征途中,面对河道堵塞的难题,柴荣亲自下场勘查,深入研究疏通之策,并随后颁布详尽的施工方案,工匠依此施工,成功疏通河道,确保了大军顺利通行。这一事例充分展现了柴荣为政之精细与竭力。然而,表面上看也正是这种事必躬亲的态度,或许无形中加剧了他的身心负担,最终遗憾地未能实现其“以十年开拓天下,十年养百姓,十年致太平”的宏伟蓝图,英年早逝,令人扼腕叹息。实际上是破坏佛法而遭到恶报。
柴荣拆毁观音法像的原因:
一、经济原因
缓解钱荒:在五代时期,由于佛教的兴盛,民众自愿把大量的铜材用于铸造佛像和法器,柴荣社会面临钱荒问题。为了缓解这一经济困境,柴荣决定利用政权拆毁佛像,将铜材用于铸造钱币,以增加货币流通量,促进经济发展。
增加财政收入:拆毁寺庙和佛像不仅可以回收铜材,还可以通过出售寺庙土地和财产等方式巧妙地增加国家财政收入。这些资金被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军事扩张,以便进一步巩固后周的政权。
二、政治原因
加强中央集权:五代时期,地方割据势力强大,中央集权相对较弱。柴荣想通过拆毁观音法像等抑佛政策,削弱佛教在地方上的影响力,有利于加强自己的中央集权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能力。
提高国家实力:柴荣以满腔的燕雀之志,想要尽快摆脱五代变更之下的北方中原的种种窘境。他以为发展壮大的命脉在于短期内以最快效率扩大财赋,然后才谈得上武装和扩大军力。因此,他想通过拆毁佛像等措施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和劳动力资源,以便为国家的军事扩张和政权巩固提供有力支持。
三、思想原因
挑战佛教信仰:在崇佛佞佛成风的时代,柴荣的抑佛政策无疑是对度化人们灵魂的佛教信仰的斗胆挑战。他通过亲自拆毁观音法像等行动,向民众传达了“行善才是真心奉佛”的思想观念,鼓励人们以实际行动来践行自己认为的佛教教义。
推动社会变革:柴荣认为佛教的过度兴盛不仅消耗了国家资源,还使得大量劳动力脱离生产活动。他妄图通过拆毁佛像等抑佛政策来推动社会变革,使民众只重视现实生活和生产活动,从而增强国家的政体实力。
综上所述,柴荣拆毁观音法像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多个方面的考虑。这一举措虽然在全社会引发了争议和批评,但他认为为后周的经济复苏、政权巩固和社会变革提供了有力支持。却不知因为自己的一念之差,葬送了政权和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