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当时才15岁的母亲独自照顾当时年幼的舅舅。
家里没了大人,外面还在打仗。当时的母亲对外界十分敏感,对谁都充满警惕,不假颜色。
父亲就是不信邪,就算村里都说舅舅是母亲的孩子,他也没放弃,闷头帮母亲挑水劈柴干了三年。
解放后,才在悄悄回来的姥爷姥姥的见证下结了婚。
婚后与母亲一起又照顾了舅舅五年,五五年后京城谍战活动基本停歇后,舅舅才去了城里与姥爷姥姥他们一起生活。
上一世李显耀年纪大了之后才感悟到,父亲也许是一个大智若愚的人。
他的婚姻选择母亲也许有很多原因,但他这种坚持又有几个人能办到呢。而且婚后能与内心强势的母亲协调好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从没有见他与母亲吵过架,翻过脸。
这种能力,李显耀深感自己也是欠缺的。
结过婚的李显耀知道,婚姻关系中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如果只是因为有一方一直忍让来维持婚姻的和谐。时间久了,早晚就会爆发出来。
当李显耀回到家时,发现大哥和二哥居然也已经到家了。
家里院子里已经被打扫得干干净净,一点也看不出有过动乱的样子。
父亲也许换了衣服,一点也没看出挨过打的样子。
“老六回来了?”邻居王婶瞧见李显耀,打了声招呼。老大老二见了他点了点头,依然维持着阴沉的脸。
院子里,他还见到了村里另外十几家不同意搬迁的‘钉子户’。
“回来了!再不回来别人就要以为我们李家没人了。”李显耀也看出这些人是拿父亲被打这事作为由头,鼓动李家带头反对当下的拆迁政策,争取好处。
毕竟周围远近都知道李家不好惹。
上面给村里的干部们施压,干部们将村民的需求反应了几次,但胳膊拧不过大腿,再说话他们也要靠边站了。
那些对拆迁表现积极的原本就是村里孩子多的人家,这些不同意搬迁的人实在是干不过。
“那些人太过分了,乡里乡亲的,那些人居然还想玩运动时那套,想把你爸爸拉出去批斗,给他扣帽子。”
“要不说还是王婶厉害,当场就把枪掏出来,直接就把他们吓得屁滚尿流。”
“他们就给李叔分一套房子,还说李叔没干过泥瓦匠,进工地后还要从学徒做起,这也太欺负人了。”
李显耀听了几句,这些人话里话外都是在说自家的好话,为自家打抱不平。实际就是三岁小孩子都能看明白的激将法,让李家出头去闹。
而现在社会经验还没那么丰富的老大老二明显有些意动的样子。
他俩几次看向母亲王代云,但母亲眼皮子都不抬。显然是等这些人说干净了口水再说话。
河东村大部分村民实际都是外来人口,所以在这里彼此之间就只有乡邻关系,大家的姓氏也是五花八门,什么都有。
所以河东村人并不团结。
因为不团结,这些改开初期的第一批钉子户们各有各的诉求,各有各的盘算,并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
没有一致的口号和声音,他们的诉求也难以传到上级领导的耳朵里。
因为不团结,所以才会有人被鼓动,闹了一出村里人‘自相残杀’的戏码。
他们敢动把父亲抓起来批斗的注意,背后要是没人指使就怪了。
而且这个背后之人,多半是拆迁办的。
现在才79年,运动思想在底层依然还有市场。但会这招数的也不会是大字不识几个的普通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