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禀军爷,在下魏舒,字阳元,是任城国人,自幼父母早亡,只得依靠外祖母宁氏生活,外祖母本想让我入仕做个文吏,奈何我自幼只喜欢骑射,性子又太倔,得罪了任城的中正官,眼看着仕途无望,外祖母一怒之下便将我赶出了家门,不得已,这才来到洛阳,打算讨份生活......”
崔谅听了魏舒的名字,顿时觉得自己好像在哪里听过此人的名头,他在脑海中回忆了半晌,这才终于想起了他。
这人在历史上名头不响,由于性格迟钝质朴,不修常人节操,因此不被乡人看重,一直难以入仕,直到四十岁才自学经籍学出了点名堂,被中正官举荐,起家做了渑池县令,为官任上倒也有清贫之名和威严名望,算是个怀才不遇的清官、好官。
据说后来还做过司马家的幕僚,应该也有几分才华。
苍蝇再小也是块肉,虽然不是青史留名的大材,但既然叫自己遇上了,那肯定不能随便放过。
人才从眼前飘过,不招揽那就是罪过。
即便自己的俸禄寡弱,但毕竟自己还存有一些赏钱粮帛,多养三四个兄弟,暂时还是不成问题的。大不了自己再想办法赚钱就是了。
崔谅按捺下心中的喜悦,故作深沉的说道:
“洛阳龙蛇混杂、寸土寸金,就连京畿的良民都被迫落草当了强盗,哪有那么容易让你讨生活?”
魏舒闻言,两道长眉顿时耷拉了下来,他长长的叹了口气,垂头丧气的说道:
“是啊,早知道洛阳这么不好混,我就去别处了,这下连路费都花光了,我也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办......”
崔谅见魏舒此刻正是需要帮助的时候,心中明白时机已到,于是笑着开口道:
“阳元,你若实在没办法,为何不随我参军,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杀出一番属于自己的功业?!”
牛魁闻言,也神情激动的鼓励起了魏舒:
“对呀,阳元兄弟,你既然有着一身本领,还不如跟着我们效命疆场,届时立下功业,看还有谁敢瞧不起咱?”
魏舒本就不被乡里看重,此刻听了牛魁这番话,瞬间就被点燃了斗志,他咬了咬牙,终于还是下定了决心,他用灼灼的目光看向了崔谅,然后大声说道:
“好,崔骑督,咱们今日在此相逢,也算是一番缘分,我魏舒跟着你走便是!”
“好!”
崔谅见魏舒答应的爽快,心中快慰无比,他伸出右手握拳,与魏舒的右手重重一撞,然后朗声笑道:
“从今以后,咱们就是兄弟了!”
——————
崔谅收了魏舒后,安排军士进城买了许多熟肉和醇酒,算是给魏舒摆了个简简单单的接风宴,三十余人饱餐一顿后,又继续踏上了征途。
一行人过了洛阳城后,不到半日便赶到了孟津渡口,乘舟过河后,很快便穿过了司州界的河内郡,成功来到了冀州兖州的交汇境界。
“前面便是东郡啦!大家伙加把劲,到了东郡城,我再请大家喝酒吃肉!”
“好!”
“多谢骑督!”
这一路走来,但凡是路过大城,崔谅都会自掏腰包请亲兵们吃顿好的,喝点小酒解解乏,因此路程虽苦,但众人士气却一直高昂,小团队的感情也日渐浓厚了起来。
话越来越多的胡鸿此刻嘴里咀嚼着一根水分未干的草棍儿,一边拍打着自己刚刚饱餐过的圆滚滚的肚皮,一边朝着他的好兄弟苟芒挑了挑眉毛,笑着说道:
“歪,苟芒,你可知,本朝太祖武皇帝当年起家时,曾当过什么官儿?!”
——————
【《齐史》:魏舒,字阳元,任城国人也。善射,美姿仪。】
时为曹魏太和元年,蜀汉建兴五年,东吴黄武六年。227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