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混沌之民所属的,是一个叫“摇篮教”的小派系,总人数仅有二十人。她们崇尚黑夜带来的睡眠、梦与静谧。
为了保持这种静谧,她们在与世隔绝的地方建立了这座小镇,甚至将语言也改造成了摇篮语,一种说话必须轻声细气,仿佛悄悄话一样的语言。
因为要保持静谧,所以摇篮教全部都是女人——她们认为男人的好斗、好色天性就与静谧无缘——并且她们终身保持处女,不与异性见面,以让自己的心一直保持宁静。
黑夜女士虽然是一个不怎么管事的神明,但祂却是一个很慷慨随性的神明,对于自己喜欢的信众丝毫不吝啬。
黑夜女士尤其喜欢摇篮教,所以她赐给了摇篮教众所有人许多恩惠,其中甚至包括——永生。
“你们是永生者?”司天乱有些意外。
“被杀还是会死,但寿命确实是无限的。”走在前面的女孩儿奇怪地问道,“你明明连摇篮语都会说,为什么连我们是永生者都不知道?”
司天乱没有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道:“继续说。”
女孩儿面露些不满,但还是继续讲述。
本来摇篮教可以永远地在静谧之中安详地生活着,但是好景不长……众神之战开始了。
那场波及万界的大战,哪怕是神明都没有一个能够置身事外,黑夜女士作为一个不羁的女神,也早就树敌众多,深陷战争的漩涡之中。
黑夜女士在那场战争中败了。
因为败北,黑夜女士被秩序之神打作旧神,世间再无人允许信仰祂。
但摇篮教绝对不愿意抛弃黑夜女士,她们每个人都对黑夜女士有着无可动摇的信仰。
于是理所当然的,她们被留在混沌境之中,成为了混沌之民。
因为保持静谧的教义,摇篮教的人全部都没有学习有关战斗的技巧,自然在混沌境里难以生存。
万幸的是,她们还有黑夜女士之前留下来的许多恩惠,凭借着一些宝物,她们勉强算是建立了一个栖身之所。
但无论是强大的害兽,还是从混沌境之外来的异教徒,都对她们的生命产生了严重的威胁,令她们不得不如履薄冰地生存着。
“说完了。”女孩儿对司天乱道,“现在满意了吗?”
“还有一件事你没说。”
“什么事?”
“既然你们崇尚静谧,那你为什么还要在黑暗之中戏弄猎杀你的猎物呢?虽然黑夜女士确实在战斗中也是这个性格,但这可不是你们摇篮教的教义吧。”
“我们当然坚守静谧。”女孩儿义正言辞,但随后眼睛里流露出一丝痛苦,“但这个世界不肯让我们静谧……不对他人露出獠牙,待宰羔羊就成了我们。所以我必须当我们的獠牙,就这么简单。”
司天乱沉默,周围同行的其他摇篮教信徒也都对女孩儿露出悲伤和愧疚的神色。
“到了。”女孩儿来到一座建筑物前。
那是一座教堂,虽然很多地方都有修补的痕迹,可以看得出之前遭受了很严重的破坏,但比起废墟里的其他建筑已经好了很多。
女孩儿推开教堂的门,带着司天乱走过长长的前厅,最后站定在前厅尽头处一座巨大的雕像前。
雕像所刻的,是一位美丽的女神。
祂躺在床笫之上,尽管戴着面纱,却依然能感受到祂那充满神性的美丽。女神以臂为枕、以丝为被,正闭目酣眠。
雕像的手艺神乎其技,不仅将女神身上的绸缎轻纱雕刻得如真正的布一样,连女神的身躯也趋近真实,坚硬的石头硬是雕刻出了柔软感。
“我曾有幸见过女神入眠,那幅模样在我脑海里永远难以忘却……”女孩儿在雕像前仰头道,“我用我最好的手艺雕刻出它,但也无法复现女神万分之一的美丽。”
“所以摇篮语这么小声的目的,就是为了不惊扰女神吗?”司天乱问道。
“没错……”女孩儿喃喃道,“许多人都认为,黑夜女士是一位乖戾的女神,祂喜怒无常、作恶多端。在众神之战开始前就被诋毁成恶神,说黑夜是罪恶与恐惧的源头……”
女孩儿深吸一口气,继续道:“但我十分清楚,黑夜女士根本就不是那样的神明。祂之所以那样行事,是因为祂被世间的纷扰给吵醒了,在酣睡之中被吵醒,如何能没有戾气呢?女士祂,仅仅是想要安眠而已。”
说完,女孩儿转头看向司天乱:“你呢?你对黑夜女士是怎样想的?”
司天乱问道:“一定得回答吗?”
“取决于你的答案,我会判断要不要相信你。”女孩儿凛然道。
司天乱看着那美丽的女神雕像,久久无言。
女孩儿也很有耐心,一直等待。
终于,司天乱开口了。
他的回答非常简单——
“我爱她。”
—————————————————————————————————————
自远古以来,黑夜女士常以无边夜幕阻止光明传播——此乃妨害光明之罪;
黑夜女士常于幽暗之中,以虚幻之音,引诱旅人迷失方向;更以恐惧与欲望为饵,蛊惑人心,使之沉沦于罪恶与绝望之渊——此乃动摇人心之罪;
黑夜女士擅长潜入梦境,未经许可,擅自侵入凡人乃至神灵之梦境,窥探秘密——此乃窥视天机之罪;
黑夜女士纵容邪恶势力滋长,庇护邪恶之物在黑暗之中成长,使无辜生灵遭受危害——此乃庇佑邪恶之罪;
天地万物,皆循自然之道而生灭。黑夜女士却时常逆天而行,以自身意志改变季节更替、星辰运行之规律,严重扰乱了自然秩序,破坏了万界间的和谐与平衡——此乃最大罪,破坏秩序之罪。
综上,黑夜女士所犯之罪,罄竹难书,其行径之恶劣,影响之深远,已严重威胁万界秩序。
故秩序之神剥夺黑夜女士之神格,贬为旧神,永世惩戒。
——《旧神罪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