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情况,这话是何意思?”
朱标心神微微发抖,看着陆煊。
陆煊和他说过,父皇之后是朱允炆继位。
他一直认为,自己未能继承皇位后,朱允炆继位,未来亦会如其他王朝般,由朱允炆开始一代代传下去。
可老四奉天靖难是什么意思?
朱允炆被活活烧死,又是什么意思?
“这么说吧,朱允炆继位后,实行削藩之策,做的太过火了,引发了燕王朱棣靖难之变。”
陆煊道,随即想了想,自己似乎制作了一期关于朱允炆的视频。
按照时间漏斗的流速来看,扶苏等人已经大约有个六七天没来自己这里了,那么现代与各个朝代之间的流速大约为1∶7。
这段时间,他也没闲着,继续制作视频。
人嘛,总要有爱好,他之所以大学毕业没有像其他同学般随波逐流找个班上,而是成为历史博主,就是因为喜欢历史。
所以,哪怕在接受了刘据大量的贿赂,呸,大量的谢礼后,他也选择继续经营自己‘陆煊讲史’这个视频号,同时也能让他更加了解四个朝代的历史,帮助四位太子继承皇位。
陆煊找了找,随即播放,让朱标观看。
【这一期视频,我们来说一说朱允炆。】
【朱标死后,朱元璋并未选择从剩下的皇子中挑选继承人继承皇位,而是选择了太孙朱允炆,至于为何朱元璋没有选择皇子,我们下一期视频中会为大家科普】
【自明太祖朱元璋即位后,将自己的儿子们分封为藩王,其中秦王、晋王、燕王、代王、谷王、辽王、宁王、庆王、肃王为九大塞王,领兵驻守边塞,这些藩王都有“护卫甲士”,“少者千人,多者至万九千人”,公侯大臣见了他们都要“伏而拜谒”,地方上的一些大事以及军队调动,都要向当地藩王禀而后行。】
【朱允炆为皇太孙时,便已担心诸王拥兵自重、多行不法,开始考虑削弱藩王的权力;朱元璋曾对朱允炆说:“朕将抵御胡虏的大任托付给诸王,可令边境不乱,留给你安宁”。朱允炆却问:“胡虏不安定,让诸王防御,可若是诸王不安分,谁去抵御呢?”,可见早在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就已经产生了削藩的想法,这也为未来的奉天靖难埋下了铺垫。】
“削藩...”朱标心头一沉,朱允炆难道是刚刚继位,就准备削藩了?
太急,太急了!
难道忘了汉景帝时期的七国之乱?
汉朝当年,自汉高祖死后,历代帝王何尝不知道削藩之事的重要性,但却一直等到了汉景帝时期,才进行削藩。
目的就是为了等朝廷安稳并且有足够力量后,才敢行削藩之策。
而即使是如此,经过汉高祖刘邦、吕后两代的经营,文景二帝两代的治理,汉朝削藩依然引起了七国之乱。
可想而知,这件事情有多难。
朱允炆刚刚继位,皇位不稳、权利不足、并且年轻,如何能削掉各地藩王?
明朝藩王权利又大,这藩岂是那么好削的?
允炆,太急了!
视频继续播放。
【而朱允炆削藩的想法,并不仅仅只通过这一件事情体现,朱允炆为皇太孙时,就曾在东角门问黄子澄:“诸王地位尊贵,又都拥有重兵,多不法,怎么办呢?”黄子澄说:“诸王的护卫兵只足以自守,倘若有变,发六师出征,谁又能抵抗呢?汉朝叛乱的七国并非不强,还是灭亡了,势力的大小强弱不同,而顺逆之理也不同啊。”朱允炆很赞同他的话。】
【皇太孙时期,朱允炆就已经产生了削藩的想法,当朱允炆即位不久后,便决定着手削藩;齐泰认为,应当先削诸王中势力最大的燕王朱棣,而黄子澄认为周、齐、湘、代、岷诸王在洪武时期已有不法行为,削之有名,应当先削夺周王,周王与燕王同母,削周王相当于剪燕王的手足,朱允炆采纳了其建议。】
听到这,朱标又是心头一跳。
愚蠢!
削藩也就罢了,为何要一口气削这么多藩王?
难道不能延缓削藩的时间,陆续削藩?
比如隔数年,削一位藩王?
如此大规模的削藩,各地藩王岂能不会联手?
【洪武三十一年八月,周王朱橚有罪,被废为庶人,流放云南】
【十一月,朱允炆命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谢贵、张信掌北平都指挥使司,暗中监察燕王府中事】
【建文元年二月,下诏诸王不能节制王府的文武官吏;三月,为了防备封在北平的燕王朱棣,削弱其兵力,朱允炆令都督宋忠、徐凯、耿瓛率兵驻扎在北平周围的开平、临清、山海关,又将北平、永清二卫的军马调至彰德和顺德】
【陆续的削藩,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悲剧?
什么悲剧?
朱标产生了不好的预感。
该不会,有藩王在此次削藩过程中,被杀掉了吧?
他哪位皇弟被杀死了?
【夏四月,湘王朱柏无以自明,自焚而死,齐王朱榑、代王朱桂因罪废为庶人;六月,岷王朱楩有罪,废为庶人,流放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