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莱坐在椅子上,笑眯眯看着四岁的荀哥儿高兴得围着桌子转圈跑。
茂哥儿的情绪虽然没有那么外放,但站在桌子旁,一直盯着桌子上的东西,久久没动一下,眼里满是渴望。
徐小莱问他们:“高不高兴?”
“高兴!”荀哥儿扑到徐小莱怀里。
徐小莱摸摸小孩儿软软的头发:“高兴的话,那就要好好读书哦。我相信荀哥儿肯定会做到的,对吧?”
茂哥儿已经懂事,坐得住,荀哥儿的年龄放在现代,还得在幼儿园玩。当然了,要是鸡娃就不一样了。
他们家并没有鸡娃的打算。
不过,昨天去私塾参观时,也看到了一些四岁的孩童,荀哥儿去私塾还是有玩伴的。
父母和李夫子沟通过了,若是荀哥儿实在坐不住,打扰到别人,就放他到院子里去。
程兰青和徐川一起收拾好小哥俩要带的东西。
“书袋里放了笔墨纸砚,还有手帕。”
“竹篮里放了水囊和十个饼子,五个绿豆饼,五个红豆饼。”
“茂哥儿,你看着荀哥儿,不要让他多吃,上午最多只能吃一个半,下午最多只能吃一个,不要吃撑。午食一定要正常吃,不能光顾着吃饼子。”
小孩子常常因为吃零食而不想吃饭。
茂哥儿小大人似的点头。
徐小莱问徐川:“爹,时间差不多了吧?”
徐川:……
“我也不知道啊。”
徐小莱:“没有钟表真的不太方便,今晚回去搞一个。”
反正就估摸着来,早到总好过迟到。
第一天上学,还是要有点仪式感的。
一家三口送小哥俩上学。
私塾门口,他们这个阵容很少见,门口的人不由多看了几眼。
私塾的老仆过来带茂哥儿和荀哥儿进去。
“阿姐,你放心,我会好好念书的!”荀哥儿依依不舍,回头喊道。
他小小一个人,长得虎头虎脑,身上穿着干净的青布棉衣,斜挎着一个小包,虽有点奇怪,但不失可爱。
“阿姐,你寄几在家好好地哇!”到了门口,这小子扒着门框又喊了一句。
这话把周围的大人都逗笑了。
“那么小一个孩子,却叮嘱比他更大的阿姐,你们家孩子教得好。”有个书生状的中年男人过来搭话道。
徐川憨笑:“多谢夸奖,那也是有大孩子做榜样,家人相互友爱。”
他暗戳戳夸女儿。
中年男人看向徐小莱:“小娘子聪慧。”
徐小莱从小被人夸,她的脸皮已经练出来了,简称厚脸皮。
她面不改色接受称赞,开启社牛属性:“不知您怎么称呼?”
“免贵姓林,在家行四,大家都唤我林四郎。”
四郎啊……
徐小莱立即想起那个胖橘,为了避免多想,她连忙喊人。
“林叔。”
徐川和程兰青也打了招呼,并说了自己的姓名。
这算是他们一家人来到古代真正意义上交到的第一个朋友吧。
林四郎欣赏看向徐小莱,重复了上一句称赞:“徐小娘子果真聪慧。”
他见过不少人家,一般都是父母主事,可方才却是小娘子先开口询问他,而徐家夫妻在她旁边,目光慈爱又骄傲地看着小娘子说话。
或许也正是因为如此,徐小娘子待人行事才落落大方。
他觉得,自己或许也能如此教育家中女儿,多鼓励女儿与人交谈。
“林叔应是读书人吧?我看您满是书卷气,行事颇有风范。”徐小莱夸道。
林四郎矜持一笑:“不才是个童生。”
旋即幽幽一叹:“可惜也只是个童生。”
徐小莱装作没听见他的失意,转移话题:“林叔如今在哪儿高就?”
林四郎:“在城中丝绸铺子做个账房,勉强养家糊口。”
徐小莱随即顿住脚步:“既如此,林叔何必妄自菲薄?”
“您靠自己的本事养活家人,送孩子来学堂,我相信,在您家人心中,您不止是个账房,是个童生,还是一个撑起家室的男子汉。”
林四郎不甘自己只能考取童生,多年郁郁不得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