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不辛苦。”溪哥儿骄傲的挺了挺小胸脯,“那我就不客气了哦,我今天想吃荷包蛋,可不可以啊,阿姆?”
“当然可以啦。那我们今天就吃臊子面,每人加一个荷包蛋。”
文秋从陶罐里拿出四个蛋放到灶台上,把已经醒好的面,揉成细细的面条,放到已经沸腾的锅里。没过一会儿, 粉白的面条就随着沸水翻腾起来,像一条条在湖里尽情遨游的小银鱼。
文秋用筷子夹了根面条试了试硬度,觉得差不多了,用漏勺从锅里将夹生的面盛出放在一旁。又重新在洗好的锅里,起锅烧油,把蛋打了下去,高热的油带着焦香味飘了出去。
“哇喔,真的好香啊。我今天可以吃两碗面。”
正肃着脸,往锅里倒水的文秋,听到他这话忍不住调侃他。
“到时候这两碗面你吃不了,中午的肉就没有你的份了。”
“那,”溪哥儿有点犹豫了,想到中午的肉他又有点舍不得。
“那我就多吃一点点,可不可以?”
“那当然可以啊。”文秋哈哈笑出声。自家这小哥儿咋就那么认真呢,别人说啥他都信。
又被笑了的溪哥儿,挠挠头想不明白他说了什么好笑的吗?
不过不要紧,早上能多吃,中午有的吃就行。见自家阿姆和哥嬷都笑得很开心,也嘿嘿嘿的跟着笑起来。
他们今天虽然起得晚,但不是真的没有事情要做。马上小年了,他们得去买些做腊八粥的材料。
在北方农村里,小年喝腊八粥是一项雷打不动的习俗。
无论家境如何,哪怕穷得揭不开锅,腊八粥也是一定要做的。
虽说叫做腊八粥,可对于做粥的材料要求其实没那么严苛。
家里条件好些的,会备好八种甚至十二种材料。而家里条件要是稍差些,只用一两种材料来做也行。
以前陆家比较艰难的时候,他家就曾做过只加了赤小豆的腊八粥。
这腊八粥是用来招待小年来串门的客人的,要多备着些。
每年一到这个时候,村里人就不再窝在家里了。
大家会到相熟的人家去坐坐,忙碌了一整年,平日里碰面连说句话的时间都没有,也就过年这段时间能得空,大家也都喜欢趁着这难得的空闲时间,和二三好友聚在一起唠唠家常。
孩子们也从家里被放了出来,和自己的小伙伴们在村里到处疯跑,相约着去各家各户尝尝人家家里的腊八粥。
在村子里,大人们一点也不用担心的。村里人都很喜欢这些来串门的孩子们,来的越多证明家里人缘越好,做的吃食也受欢迎。
小孩子是最知道哪家做的好吃,哪家做的不好吃的。要是有人家里,年年都有成群结队的小孩上门,那可把家里的主人给高兴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