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章 帝王的仙途(2 / 2)华夏演义:朝代更迭的史诗故事首页
最新网址:m.paowxw.com

然而,秦始皇听了这番话后,心里并不高兴,他的表情也流露出了不满。这时,有几个比较机灵的儒生见状,立刻意识到老儒生的回答可能触怒了秦始皇,于是他们迅速调整策略,尝试用其他方式来迎合秦始皇的心意。但出乎意料的是,无论他们怎么说,秦始皇都不满意,最后他干脆让所有人都停止讨论,命令他们全部回去。这一幕,实际上已经为后来秦始皇坑杀儒生的事件埋下了伏笔。

儒生们都非常失望地离开了,但秦始皇却下令让工匠和劳工们行动起来。他们开始砍伐树木、清除杂草,并且开辟出一条通往山顶的道路。秦始皇一行人沿着这条新开辟的道路,从山的南面一直走到了山顶。到了山顶后,他命令手下人搬运泥土筑成一个高高的祭坛,然后在祭坛上摆放好各种祭祀用的器具。接着,他对着天空进行祷告,祈求神灵保佑,并立了一块石碑来记录这次祭祀的盛况,这个过程就被称为“封礼”。完成封礼后,秦始皇一行人又缓缓地从山的北面下山,计划前往一座名叫梁父的小山进行“禅礼”。禅礼与封礼有所不同,它不需要在山顶或高处进行,而是在平地上找一个地方,先打扫干净,然后开辟出一个祭祀的场所,这个场所在古代被称为“墠”。因为“墠”常常用于祭祀礼仪,所以后来人们就把这种在平地上进行的祭祀活动称为“禅”。于是,秦始皇就在梁父山进行了他的禅礼。就在秦始皇的车队准备下山的时候,突然间刮起了一阵猛烈的大风,将车队上的旗帜吹得乱七八糟。紧接着,几阵旋风又呼啸而来,卷起满山的沙石,天空变得阴沉昏暗。几乎同时,大雨倾盆而下,雨水冲刷着山涧和溪流,使得水流湍急,上下涌动。这突如其来的天气变化,让随行的人员都陷入了困境,他们浑身湿透,沾满了泥水,显得格外狼狈。但幸运的是,在半山腰处有五棵高大的松树,它们挺拔而茂盛,枝叶像伞一样张开,为人们提供了一个避雨的好地方。大家见状,连忙快步跑到松树下,先把秦始皇乘坐的马车推进树荫中,然后其他人也紧紧围绕在松树周围,挤成一团。虽然偶尔还会有雨滴从树枝间滴落下来,但相比起在空旷的地方被大雨直接淋湿,这里已经好太多了。秦始皇看到这一幕,心中非常高兴。他认为这五棵松树在关键时刻为他遮风挡雨,立下了护驾之功,于是决定对它们进行封赏,赐号为“五大夫”。不过,如果这五棵松树真的有神灵的话,它们或许并不会愿意接受这样的封号。因为它们只是默默地站在那里,尽自己的职责为人们提供庇护,并不求任何回报。

随后,风渐渐平息,雨也停了,山间的景色再次变得清晰明亮。秦始皇一行人便继续前行,来到了梁父山的山脚下,准备进行禅礼仪式。由于之前的风雨,他们的衣物和仪仗大多都被雨水打湿了,所以这次的禅礼仪式就不得不一切从简,匆匆忙忙地完成了。尽管条件简陋,但秦始皇的内心依然充满了豪情壮志。回到营帐后,他命令随行的文臣们撰写颂辞,用来自我夸耀他的功德和伟业,并计划将这些颂辞刻在石碑上,留在山中以作纪念。这些颂辞的原文被史官们详细记录下来,大意是:皇帝即位后,他制定了清晰明确的法律,并要求臣子们严格遵守,以此整饬朝纲。历经二十六年,皇帝终于实现了天下的统一,各地无不臣服,归顺于他。为了深入了解民情,皇帝亲自巡视远方,体恤百姓,并登上了泰山,从山顶眺望东方的辽阔。跟随在皇帝身边的臣子们,回想着皇帝的足迹和所成就的事业,心中充满了对皇帝功德的赞颂。在皇帝的治理下,国家运行顺畅,各种产业都得到了妥善的发展,一切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皇帝所秉持的大义光明磊落,将永远流传给后世,成为他们行为的典范,不应轻易改变。皇帝本人极为圣明,他平定天下后,并未放松对国家的治理。他早起晚睡,勤勉不辍,致力于国家的长远利益。他特别重视教育和教化,通过宣讲经典,使得无论远近的百姓都能明白事理,都遵循着皇帝的圣明意志。在他的治理下,社会贵贱分明,男女之间遵循礼仪,秩序井然,每个人都谨慎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整个国家内外和谐,一片清净祥和。皇帝的这种治理方式,不仅造福了当代的百姓,更为后世子孙树立了榜样。他们都将遵奉皇帝的遗诏,永远铭记并遵守这些重要的教诲,让皇帝的德行和教诲永远流传下去,影响无穷无尽。

封禅大典圆满结束后,秦始皇的游兴依然浓厚,没有丝毫减退。他继续沿着渤海的东岸前行,途经了黄县和腄县,深入到了成山的尽头,并攀登了之罘山(今天人们常称之为芝罘山)。在这一路上,秦始皇按照传统,对沿途的山川进行了祭祀,他恭敬地祭拜了天主、地主、兵主、阴主、阳主、日主、月主以及四时主这八位神灵,他们统称为“八神”,这一祭祀的详细记载可以在《史记·封禅书》中找到。每到一处祭祀地点,秦始皇都会命人立起石碑,刻上自己的功绩和颂词,虽然碑文的内容各不相同,但都在颂扬他的伟大和功德。随后,秦始皇又向南登上了瑯琊山。在这座山上,他发现了一处古老的台基遗址,由于年代久远且缺乏修缮,这座台基已经破败不堪,部分甚至已经坍塌。秦始皇好奇地询问起这座台基是何人所建,随行的人员中,有几个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便立刻上前,向秦始皇讲述了这座台基的来历和背后的故事。原来,这座高台是越王勾践当年为了争霸中原而建造的。在勾践称霸的时期,他特意在瑯琊这个地方筑起了一座高台,站在上面可以远眺东海的辽阔。勾践还利用这座高台,召集了秦、晋、齐、楚等国的诸侯,在台上举行歃血为盟的仪式,共同宣誓辅佐周王室,以维护天下的和平与秩序。然而,从勾践筑台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已经过去了数百年的时间,因此这座高台也因为年久失修而毁坏崩塌了。秦始皇在得知了这座高台的历史背景后,不禁感叹道:

“越王勾践,虽然地处偏远之地,但都能筑起如此壮观的瑯琊台来争霸中原。如今我已经统一了天下,难道还比不上一个勾践吗?”

于是,他立刻命令随从们,迅速将这座旧的高台铲平,然后在原址上重新建造一座更加高大宽敞的新台。秦始皇还特别强调,新台的规模必须比旧台高出宽敞数倍,任何人都不得违背他的旨意。身边的侍从们回答说,建造这座高台的工作量非常巨大,不是短短几个月就能完成的。然而,秦始皇听后却变了脸色,他生气地说:

“这么一座高台,竟然也需要数月之久吗?朕决定在此地多停留几十天,亲自监督建造,看看有什么难处是不能克服的!”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作为君主的霸道和急躁,这种口吻简直把暴君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侍从们看到秦始皇如此坚决,再也不敢多说什么,只好立刻着手组织开工。秦始皇随即下令,让当地的官员广泛招募工匠和劳力,日夜不停地进行建造工作。起初,召集了一万人来参与建造,但发现人手还是不够,于是又增加了一万人。可两万人还是无法满足工程的需要,于是再次增加了一万人,最终达到了三万人同时施工。这三万人齐心协力,搬运木石、使用畚箕和绳索等工具,还进行版筑等繁重的劳动,他们辛苦得不得了,但即便如此,高台的建设进度仍然缓慢,无法预计确切的完成日期。秦始皇连续多日不停地催促工程进度,用严厉的态势和近乎刑罚的手段来驱使工匠们,手段极为苛刻严酷。工匠们心中有苦无处申诉,只能无奈地拼命赶工,日夜不息。直到经历了三次月圆月缺,也就是过了三个月的时间,这座高台才终于建造完成。这座高台共有三层,每层的高度都达到了五丈,高耸入云。台下的空间广阔,足以容纳数万家人居住。它确实是雄伟壮观,美丽非凡,无与伦比。秦始皇亲自前来视察,逐层游览,看到这座高台造得如此雄壮,心中非常满意,认为它完全符合自己的心意。为了奖励那些辛苦劳作的工匠们,秦始皇下令给予他们丰厚的奖赏。他命令那三万名工匠各自带着家属迁移到台下居住,并宣布他们从此可以免除十二年的徭役。这真是一项极大的恩赐,让工匠们感激不已。接着,秦始皇又命令文臣们拿起笔来,为他献上颂词,并将这些颂词刻在石碑上,以铭记他的功德。颂词的大致内容是这样的:在第二十八年,皇帝开启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他着手整顿国家的法度,为世间万物制定了公正而有序的规则。他以智慧和仁慈治理国家,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了,父子之间更加和睦融洽。皇帝秉持着圣智、仁义的原则,向人民清晰地传授着道德和道理,引导社会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他亲自东巡,安抚东方的土地,并检阅了军队,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士兵的士气。在完成这些重要事务后,皇帝还亲临海边,展现出他对国家疆域的广阔视野和深远思考。皇帝的功绩在于他的勤劳与务实。他深知农业是国家之本,因此大力提倡农耕,同时抑制那些不利于国家发展的行业,使得百姓能够安居乐业,财富日益增长。在他的治理下,普天之下的百姓都心怀敬意,齐心协力,共同为国家的繁荣而努力。为了促进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皇帝统一了度量衡和文字,使得各地之间的交流和贸易更加便捷。无论是日月照耀之地,还是舟车所能到达之处,人们都享受着皇帝带来的和平与繁荣,生活得十分满意。皇帝行事总是顺应时势,果断而明智。他致力于纠正各地的不良风俗,使国家更加和谐统一。他时刻关心百姓的疾苦,日夜不懈地努力工作,为他们创造一个安宁的生活环境。同时,他还消除了法律上的疑惑,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如何遵守法律,避免犯罪。为了有效地治理国家,皇帝设立了各级官员,并明确了他们的职责。这些官员各司其职,使得国家的政务得以顺利进行。皇帝的每一个决策都恰到好处,仿佛事先规划好了一般。他的明智之处在于他能够洞察四方的情况,对尊卑贵贱有着清晰的认知,从不逾越规矩。皇帝对奸邪之徒毫不容忍,坚决打击他们的行为,同时鼓励人们追求正直和善良。他无论大事小事都尽心尽力地去做,从不敢有丝毫的懈怠和荒废。他对于远近的百姓都一视同仁,致力于营造一个肃穆庄严的社会环境。皇帝的品德高尚,行为端正,忠诚于国家和人民。他致力于稳定国家的四极,铲除叛乱和祸害,为百姓带来利益和幸福。他按照时节来安排农事和其他事务,使得各种产业都得以繁荣发展。在他的治理下,百姓安居乐业,无需再担心战争和动乱。他们相互保护和支持,共同抵御外敌的入侵,社会充满了和谐与安宁。人们欢欣鼓舞地接受皇帝的教诲和领导,严格遵守国家的法律和制度。整个天下都是皇帝的领土,从西边的流沙之地到南边的极南之地,从东边的东海之滨到北边的大夏之地,只要有人迹所至之处,都臣服于皇帝的统治之下。皇帝的功绩超越了五帝,他的恩泽甚至惠及了牛马等牲畜和万物生灵,使得每个生命都得以安宁地生活在自己的领域之中。

俗话说,一旦成为皇帝,就好像离成仙不远了,这话在秦始皇的故事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秦始皇下令建造了瑯琊台,并在那里居住了三个月。在这段日子里,他常常登上山顶,眺望东海,希望能发现什么奇景。有一天,他远远地在东海之中,看到了一些隐隐约约的楼阁耸立,那些楼阁闪耀着光芒,显得既灿烂又庄严。没过多久,他又看到楼阁之间有人影在来回走动,人们肩并肩,车马络绎不绝,热闹得就像集市一样。但当他仔细去看时,那些景象又变得半明半暗,好像随时都会消失一样。果然,只是一眨眼的功夫,那些楼阁和人群就全都看不见了。秦始皇看到那些奇异的景象,心里不禁感到非常惊讶,连连说这是怪事,并问身边的人这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于是,他向侍从们详细描述了自己在海上所看到的那些景象——那些隐隐约约的楼阁耸立,以及楼阁间往来的人影,宛如市集中一般热闹。听完秦始皇的描述,有些侍从表示他们所见到的景象与秦始皇描述的颇为相似,但也只是模模糊糊,不能确定。接着,他们便趁机向秦始皇进言道:

“陛下,这恐怕就是传说中的海上三神山啊,它们分别叫做蓬莱、方丈和瀛洲。”

然而,这些话很可能是为了迎合秦始皇的好奇心,或是为了制造神秘感而说的,实际上并无确凿证据支持那些就是真正的神山。所以,我们也可以说这些侍从是在“捣鬼”,也就是故意编造一些神话传说来取悦秦始皇。秦始皇突然之间像是想到了什么,他恍然大悟地说:

“对了!我想起来了!以前我听说过,有燕国的宋毋忌、羡门子高等人,他们声称自己入海后得道成仙了。他们的门徒又把这些故事辗转相传,说海上有三座神奇的山,那里聚集着很多神仙,而且还有能让人长生不老的不死药。齐国的威王、宣王,还有燕国的昭王,他们都曾经派人出海去寻找这些神山和不死药,但可惜都没有成功。据说那些神山原本就在渤海之中,但是船只总是无法靠近,往往被大风吹得偏离方向,无法到达。今天我自己亲眼看到了这样的景象,才知道那些传闻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真的存在。只可惜我自己不能亲自前往,无法求得那不死之药。就算我贵为天子,也终究免不了生老病死的命运,又怎么能和那些神仙相比呢?”

秦始皇讲完后,又长长地叹了几口气。他身边的人见状,觉得这时候劝解可能也没什么用,于是就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陪着他,听他自言自语地叹息。后来,当瑯琊台终于建造完成,秦始皇再次来到海边,想要再次看看那座传说中的神山。有时候,他看到的景象还是和之前一样,那些若隐若现的楼阁和人来人往的热闹场景,让他不禁停下脚步,来回张望,心里充满了留恋。他实在不忍心就这样离开,就在那里徘徊了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