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二世又一次派遣使者前往阳周,给蒙恬送去了一封书信,信中严词写道:
“你犯下的过错太多了,而且你的弟弟蒙毅也犯有大罪,因此我决定赐你自尽。”
蒙恬收到这封信后,愤怒地回答道:
“从我祖父那一代开始,一直到我的子孙后代,我们蒙家三代人都为秦国立下了赫赫战功。现在,我虽然被囚禁,但我曾统帅三十多万大军,即使如此,我也有足够的实力背叛朝廷。然而,我自知必死无疑,却从未有过丝毫的叛逆之心,这完全是因为我时刻不忘先帝的恩德,不愿辱没祖先的名声。回想起古代的历史,周成王年幼即位时,周公旦代为处理朝政,最终稳定了天下。当周成王生病时,周公旦甚至愿意向河神祈祷,希望用自己的生命来替代成王,他还将这份祷词藏在了金縢之中。然而,后来因为一些叔伯散布流言,周成王误信了他们的话,几乎要给周公旦定罪。幸运的是,后来金縢中的祷词被发现,周成王痛哭流涕,悔过自新,亲自迎接周公旦回国,周王室也因此得以安定。如今我蒙恬世代忠诚守节,却反而遭到了如此严重的谴责和惩罚,这一定是那些奸臣在暗中谋划作乱,蒙蔽了陛下的双眼。就像夏桀杀害了忠臣关龙逢,商纣王杀害了贤臣王子比干一样,他们因为听信谗言、拒绝忠谏,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我蒙恬虽然即将赴死,但在临死之前,我还要进言,这并非是为了逃避罪责,而是真心希望能够效仿古代那些勇于死谏的忠臣,为陛下纠正过失,弥补朝廷的不足。请大夫回去向陛下复命吧,将我的话转告给他。”
朝廷派来的使者回答道:
“我的职责只是接受并执行皇帝的命令,不敢将将军您的话再上报给陛下知晓。”
蒙恬听后,望着天空长叹一声,说道:
“我究竟有何罪过,要让我无罪而死呢?”
随后,他又深深地叹息了一声,继续说道:
“我明白了!之前我负责从临洮到辽东城的大规模建设,挖掘穿凿了万余里的土地,这过程中难免会对龙脉造成破坏,这或许就是我的罪过,死也是应该的了。”
但实际上,蒙恬真正的大罪在于过度劳役百姓,而没有及时劝谏皇帝,这与龙脉的破坏并无直接关系。意识到这一点后,蒙恬选择了服毒自杀。朝廷的使者随即返回复命,全国上下都为蒙恬的遭遇感到冤屈,纷纷为他呼冤。而只有赵高因为报了之前的仇恨,心中感到十分欣慰。
时间飞逝,转眼间又过了一年。秦二世决定下诏改换年号,以表示新的开始。同时,他还将秦始皇的庙宇尊称为祖庙,并对其进行特别隆重的祭祀,以彰显对先祖的尊敬和怀念。秦二世也开始使用“朕”这一自称,彰显自己的皇帝身份。他与赵高商议道:
“朕现在还年轻,刚刚继承皇位,可能百姓们对我还不太敬畏和信服。我时常想起先帝在位时,他亲自巡行各郡县,以此展示皇家的威严和恩德,成功地制服了整个天下。如果朕不也出去巡行的话,恐怕会显得软弱无力,又怎能有效地统治和安抚天下呢?”
赵高听后,满口应承,极力逢迎秦二世的意愿。他的这种态度更加激发了秦二世的出游兴致。于是,秦二世立即下令准备出行的銮驾和仪仗,打算在不久的将来就启程巡行各地。赵高自然是跟随在秦二世身边,一同出行,丞相李斯也随行护驾。除了那些需要留守在咸阳的文武官吏外,其余的官员都跟随出发了。整个出行的仪仗和制度,都严格模仿秦始皇时期的标准来办理,力求庄重和威严。在旅途中,他们花费了大约一个多月的时间,才终于到达了碣石。碣石位于东海岸边,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地方,秦始皇曾经到访过一两次,并在这里立下了石碑,以纪念他的功绩。现在,秦二世命令在原有的石碑旁边,再竖立一块新的石碑。他让随行的文臣们尽情发挥他们的文采,将先帝秦始皇和现任皇帝二世的创业与守成之功,全部写在这块新石碑上。这些文字无非是在歌颂秦始皇开创基业的伟大,以及二世皇帝继承并发扬光大的功绩,强调父子两代皇帝共同努力,治理天下的情景。文章写好后,经过精心修改和完善,就被刻在了石碑上,以供后人瞻仰和铭记。从碣石出发,秦二世一行人沿海边继续南下,直至会稽。在这一路上,他们回顾了秦始皇当年所树立的所有石碑,二世亲自查看了每块石碑上的碑文。然而,他觉得这些碑文上所刻的言辞,似乎还不足以完全展现出秦始皇的崇高品德和伟大功绩。于是,二世下令在每块秦始皇所立的石碑旁边,再续立一块新的石碑。这些新石碑上,二世让人重新撰写了碑文,以更加详尽和生动地表扬先帝的恩德与威严。同时,二世还将自己择贤嗣立的意愿和大略想法,也一并写入了新碑文中,希望以此作为对秦始皇治国理念的传承和延续。丞相李斯等人负责监督这项工程,确保每块新石碑都按照二世的意愿和旨意精心制作,并最终顺利完成。当所有新石碑都树立起来后,李斯等人向二世复命,详细汇报了工程的进展和完成情况。二世听后十分满意,于是决定继续前行,转向辽东地区进行游历。在辽东,二世一行人游览了当地的风景名胜,感受了不同的地域文化和风土人情。经过一段时间的游历后,他们终于结束了这次长途旅行,返回了都城。
于是,秦二世再次重申了法令,并严格规定了刑罚和禁令,使得整个社会笼罩在一种更加严苛的统治之下。对于秦始皇遗留下来的各项制度,他非但没有进行任何改革或调整,反而还进一步加剧了其苛刻程度。朝野上下的官吏和百姓们虽然不敢公然反抗,但内心却充满了不满和怨言,只是这些情绪都被他们隐藏在了心底。然而,秦二世的心头却有一个难以言说的秘密。他的皇位并非名正言顺地继承而来,而是从长兄那里篡夺得到的。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尽管他当时成功地将这个秘密隐瞒了过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秘密还是渐渐地泄露了出去。秦二世的诸公子们或多或少都听到了一些风声,开始在暗地里互相猜疑和议论纷纷。这些传言和猜疑很快就传到了秦二世的耳朵里,让他感到十分忧虑和不安。于是,他秘密召见了赵高,两人开始密谋对策。秦二世对赵高说:
“自从我即位以来,就感到大臣们并不真心服从我,官吏们也都很强势,而那些公子们更是时刻想着与我争夺皇位。面对这样的局面,我感到十分困扰和无奈,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赵高听了秦二世的话后,心里暗喜,因为这些话正好触到了他的心思。但他却故意装出一副犹豫不决、欲言又止的样子,眼神闪烁不定,显得有些鬼祟。秦二世见状,更加焦急,连续几次惊讶地追问赵高到底有什么事情要说。赵高见秦二世如此急切,便开口回应道:
“陛下,其实臣早就想说了,只是一直不敢直接说出来,所以一直保持着沉默到现在。”
说到这里,他故意在“现在”两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并回头看了看两旁,似乎在提醒秦二世注意周围的环境。秦二世立刻明白了赵高的意思,他意识到赵高可能有重要的事情要私下里告诉他。于是,他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只留下他和赵高两个人。然后,他侧过耳朵,全神贯注地倾听赵高接下来要说的话。赵高对秦二世说:
“目前朝廷上的大臣们,大多数都是世代相传的贵族,他们累积了丰厚的功勋。而我赵高,原本出身卑微,却蒙受陛下的厚爱,被破格提拔到如此高位,负责管理国家的内部事务。虽然这些大臣们在表面上似乎都听从我的安排,但他们的内心却充满了不满和怨恨,甚至可能暗中策划叛乱。如果我们不提前防范,设法将他们一一清除,那么我赵高必将难逃一死,而陛下的地位也恐怕难以长久稳固。陛下如果想要消除这个隐患,就必须展现出强大的权威,采取迅速而有力的行动。我们应该将那些宗室贵族和功勋旧臣全部清除,然后启用一批新的官员。这些人原本可能贫穷或地位低下,但一旦得到陛下的重用,他们就会骤然变得富贵起来。他们自然会感激陛下的恩德,誓死为陛下效忠。这样一来,陛下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秦二世听完赵高的话后,非常高兴,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说道:
“你说得非常好,朕会按照你的意见去做的!”
赵高又进一步补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