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时没有骗张淮,秦始皇与六国的最大矛盾便在于此。
淳于越和扶苏看到黔首之心,想要郡国并行,缓解矛盾。
秦始皇也看到,但他没有时间,所以才要用高压让各国接受郡县制。
这也就是为何项羽和刘邦都要实行分封的原因,哪怕到了清末,秦始皇零分封的理想也无法实现。
张淮抬起头,细细打量着方时,半晌之后才缓缓开口:
“你该去咸阳,而不是来桐柏县!”
“若是去咸阳,李斯第一个杀贫道。”
“你想如何让桐柏县黔首归心?就用读书识字?
还有,此举违反秦律,若是陛下知道,不仅你们要死,吾也要死!”
“听说扶苏公子前几日路过桐柏县,相信不用几个月,他又会从桐柏县回咸阳。”
“确有此事!”
张淮轻轻点头:“长公子知道此事或许没事,可他身边跟着蒙毅上卿,若被他知道,尔等都跑不了。”
“若桐柏县黔首都在议论秦法好处,你觉得长公子和上卿会怎么想?始皇帝会怎么想?
若是张县令能带领黔首开垦周边荒地,各贵族都能拿出一部分田地分给桐柏山脉的土匪,你说始皇帝会怎么想?”
“怎么可能做到?”
张淮摇了摇头:“吾不是没做过此事,然而没有黔首愿意听我的。
贵族更不用说,都是阳奉阴违之辈,根本不会拿出土地。”
“这时候便需要兼相爱、交相利!张县令该抛弃门户之见,哪家学说有用用哪家。”
“具体说来听听!”
“圣人不死,大盗不止!”
方时嘴角微微上扬:“何意?宣扬仁义,有人会盗取仁义为己用,仁义的准则由其所出。
仁义者死于首阳山,假仁义者窃国封侯,这便是例子。
然黔首愚钝,盲目听从他人,其人有贤名,便觉得此人乃真贤。
其人有恶名,便觉得此人无恶不作。
张县令何不以名声诱惑贵族,令其人归心于大秦。
若其不听言语,张县令也掌握其名不副实之证据,随时可以将其打落谷底。”
“面服心不服又当如何?”
“何须心服?只消他有为秦国做事,没有蛊惑黔首反抗大秦即可!”
“这……”
张淮愣了下,随后低头沉思,贵族害怕的是地位不保,将来和黔首一样。
若有名声,就相当于给贵族上了一道枷锁,此举对大秦有利。
可是这也有一个弊端,若大秦无故对贤人下手,那么只需说一句话,那些黔首必然跟随。
‘不对!现在的黔首也只听楚国贵族的,就算有什么后患也是将来之事。’
想到此,张淮眉头渐渐舒展开:
“道长,该怎么做才能让这些贵族放弃自己身份而选择名声。
又该怎么做,让这些贵族分出土地给黔首?”
“先让他们面临死亡!只有如此,他们才会知道,比起活着,地位、钱财都不重要。”
?????
张淮满脑子问号:“道长,不是我不信你,实在是这些人没有违反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