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四大名琴有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和蔡邕的“焦尾”。四大名琴经过改朝换代,几易其主,有的流入帝王家,有的流落到将相之家甚至民间,唯独除了楚庄王的“绕梁”。
“绕梁”是一位叫华元的人献给楚庄王的,琴是名字“绕梁”缘起一段故事:传说周朝有个叫韩娥的韩国歌姬,她为了躲避战乱,去齐国投奔亲戚,在路上将盘缠用尽。她到了雍门这个地方,实在没办法了,只得以卖唱求取食物和盘缠。她哀婉凄绝的歌声在空中回旋,如雁鸣长空、莺啼深谷,很有感染力。直到她离开后三天,她的歌声仍缠绕回荡在房梁之间,让闻者难以忘怀。“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正是出于此典故。而名琴“绕梁”也是以此典故而命名的,可见这张琴的特点是余音绵长不绝。
楚庄王得到“绕梁”,爱不释手,整天以弹奏为乐,荒废了国事。他的一个妃子叫樊姬,苦苦劝谰他道:“大王您过度沉溺在乐律中了。古代的夏桀因为酷爱一张叫“妹喜”的瑟,而招致杀身之祸商纣王爱听靡靡之音,导致了亡国。大王您得到“绕梁”就不理国事,七日不临朝,您这样下去会断送了江山社稷!”楚庄王听了樊姬的话,受到很大融动,但他始终摆脱不了“绕梁”的诱惑,只得忍痛命人用铁锤将“绕梁”砸成数段。一张名琴,就此成为千古绝响!
慕容芷凝反复观察着琴身上下,陷入了沉思。
慕容芷凝的师傅是一位叫秦越的琴师,他是个琴痴。为了见识各种好琴,在宫中当过琴师,给高官们的子弟当过老师,也在妓馆给姑娘们教琴。慕容芷凝是他遇到过的,最有天赋的一个学生。教琴之余,师傅还经常给她传授一些古琴的知识。
师傅曾给慕容芷凝看过四大名琴的图谱,爱琴之人,以见识各种名琴为乐。就算见不到真品,也有藏图供鉴赏之用。他曾细细地跟慕容芷凝讲解过古籍中记载的各张名琴的外部特征、声音特点、材质细节等,慕容芷凝在师傅的影响下,也对古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再加上乳娘留给她的旧琴谱需要破解,她更加喜欢研究涉及古琴的知识。
慕容芷凝用指头勾了一下琴弦,琴音低沉,余音久久不绝于耳。她几乎可以断定,这就是传说中被楚庄王下令锤毁了的“绕梁”。
慕容芷凝惊喜万分,她没想到有幸能见识到这张传说中的名琴
。她命春杏替她打了水,将手洗干净,并焚上一炉檀香。她缓缓抚动琴弦,弹奏起一首她和师傅整理出来的、失传的古琴谣。
炎烽默默听着琴声,脸上浮起惊诧之色。他没想到宫中还有人能弹奏这首曲子。而这张琴发出的声音,也令他感到震撼。他路过祁祥宫附近,被这琴声吸引了。
炎烽怕惊扰了弹琴的人,让宫女太监们在原地侯着。他一个人循着琴音,往祁祥宫方向走去。
慕容芷凝忘我地拨弄着琴弦,她抚琴的侧影被夕阳的余辉拢上一层金色的光晕,显得那么神秘、清丽脱俗。炎烽在门外竟看得呆了。
采桑双手托腮,一脸崇拜地看着慕容芷凝。她们根本没注意到,年轻的帝王已背负着双手,踏进了祁祥宫的大门。
慕容芷凝弹完一曲,仍迷醉在古谣的韵味里。这时身后传来帝王威严的声音:“你弹的可是失传的明月升海潮?朕没想到朕的宫中,不仅有人能弹得这样的好曲,还有这样一张好琴!”
炎烽走过去,抚着琴身看了良久。慕容芷凝见过礼对炎烽说:“没想到皇上也知道这首失传了的明月升海潮!”炎烽漫不经心地瞟了她一眼,勾了一下唇角,又将目光转到琴身上:“你是在笑朕孤漏寡闻吗?这首曲子是根据唐朝的春江花月夜中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而作。至今已失传,最后一张古琴谱,还是由我送给了一位很投缘的琴师的,你怎么会弹奏这首曲子?”慕容芷凝恭敬道:“奴婢的师傅叫秦越,这首曲子是他老人家教的。”炎烽摸了摸鼻子,得意地说:“没想到你是秦老先生的学生,须知你弹的这首曲子的琴谱,正是朕赠与你师傅的!”
慕容芷凝在心里暗暗感叹着缘份的微妙,她问炎烽:“皇上的这张琴是从何而来的?皇上可知道它的名字?”
炎烽的目光一直在古琴上没有离开过,他摇头答道:“朕听春杏说你爱研究琴谱,想必喜欢古琴,就叫人去仓库里寻一张给你送来。朕也没想到,朕的皇宫里,还有一张这样的好琴。只是朕还真不知道这张琴的来路,也不知道它在仓库里放了多久!”
慕容芷凝看着专注于琴的炎烽,偷偷掩嘴笑了一下:“我若说这张琴是失传了的“绕梁”,皇上会相信吗?”炎烽狐疑地瞟了一眼慕容芷凝,目光再次落到古琴上,细细抚摸着:“不可能,你不要以为朕对古琴一无所知!真正的“绕梁”早被楚庄王命人当众锤做几段破木头了。”
慕容芷凝杏眼里闪着睿智的光,表情有些狡黠:“奴婢刚开始也不敢相信,但仔细一想,是乎也有这样的可能:楚庄王爱
琴如痴,必定不舍得毁了“绕梁”。他命人赶制了一张外形跟“绕梁”极为相似的琴,当着众人的面,将琴砸毁。而真正的“绕梁”,则交由一位跟他最为投缘的琴师,带离皇宫。琴师向楚庄王郑重保证,永不让“绕梁”出现在世人面前。”
炎烽仍摇头不敢相信,慕容芷凝指着琴尾一处不起眼的损伤:“这处伤痕,是有一次楚庄王弹奏一首高昂的乐曲时,过于投入,拨断了一根琴弦。断弦反弹扫过琴尾,形成这一处小小的凹陷。这在名琴赏鉴集这本古籍里也有记载。”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