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砚刚刚说到粮食不够,在纳颜拉错走后,心想自己也算没什么事情,就去匠作都那里询问做犁头的事情,这件事他已经说了好几天了,匠作都的老师傅一直没有回复,如此他倒是想看看这帮家伙在忙什么?
出了院门,天地间一片雪白,冷冽的空气像是一团带着冰的蛆虫,直往鼻孔里钻,把鼻孔弄得酸酸的,眼泪都止不住了。
李商砚故意把白雪踩得咯吱咯吱作响,犹如前世那般无聊作祟;但也找到了无聊的快乐。
很快来到了匠作都里,就看见几个年轻的番奴围着老都头问个不停。
由于匠作都里每日火炉烧个不停,番奴们最喜欢在匠作都里打杂,所以有几个年轻的番奴就成了匠作都里的学徒。毕竟厢军里有几个汉人是年轻的,大都是成年犯罪的刺囚才被发配厢军边塞服苦役的。
“老王头,这几日有没有把那个犁头打了?”李商砚远远的站在炉子外围问道。
那个老都头抬眼看了看李商砚,闷声继续打铁;几个小生番则怯怯生生的低头不敢说话;李商砚一看,好嘛,这老头又要作怪了,可能是前些日子压榨的太狠了,让他没有一个好时候,现在搁这儿闹别扭。
李商砚觉得犁头是大事,马上开了春,就要开犁;韩斩的屯田都有五百人,到现在都没敢放走,就是怕耽误了春耕,到时候犁头准备不足,黄仲骂人就算了,那个赵潇致可是要吃人的。
“老王头,说正事。年后就要开犁,犁头准备不好是大事。莫要拿军令做儿戏。”李商砚生气的吼了一句,结果就吓的小生番四散而逃。这会儿老王头也不生气了,气呼呼的扔出一套两半的犁头,说道,“你把犁头做的又薄又窄,还没怎么使就断了,这让别人怎么用?”
李商砚把两半犁头捡起来,摆弄着问道,“用了几天断的?”
“两天半,地太硬根本犁不动,一使劲就被牛拉断了。”老王头还在生气。
“怎么了,断就断呗,怎么还生气了?”李商砚手下就这一个经验足,能来事的;就想哄一哄。
“唉!昨日军里来了命令,让赶制斩马刀三百把,但是又没有给料?”老王头唉声叹气的解释到。
“不会吧?赵知军不是这种糊涂蛋,怎么会下这种无稽的命令。再说现在也没什么战事,怎么会突然赶制武器。”李商砚一脸疑惑的问道。
老王头看了看他,又往后看了看。
李商砚立刻反应过来,失声道,“把做犁头的铁料给截用了?”
老王头又叹了口气,点点头。
李商砚这下不愿意了,这特么的欺负人啊;匠作都归他管,即便有命令也要经过他。现在不光直接越过他下命令就算了,还把预定做犁头的铁料征用了,这事里里外外透露着诡异。
“难道要拿自己作伐?”生性多疑的李商砚第一个就想到,有人要谋害朕?但是这事最后也得落到黄仲身上啊,毕竟屯田都在他手上,开不了犁,耕不了地;主要责任人还在他身上。
李商砚想了半天没有头绪,只好跑去问黄仲。
此时黄仲正在和经略司里派来的老师傅在书房里写写画画,李商砚禀报进入书房内,二人正谈的热火朝天,根本没有招呼他的意思。
于是李商砚自己倒了一杯热水,又找到黄仲私藏的上好茶叶,舒舒服服的听他们讨论护城河与屯田灌溉渠的位置与连接枢纽。
听了几句后李商砚也来了兴趣,加入其中跟着讨论起来;两人看看他,也没有驱逐他的意思,毕竟李商砚的几句话都说在点子上,甚至能指出他们的错误之处,这让二人不得不重视他的意见。
就这样说了半天,三人口干舌燥的坐下休息,黄仲这才安排人去领伙食来,才问询李商砚来到这里干什么事。
李商砚把从匠作都听来的事,告诉黄仲,黄仲知道后却出奇的沉默下来。
李商砚心知其中必有蹊跷,但是有这个老师傅在,黄仲不便说,于是就干脆不提了。
等到规划护城河的老师傅疲倦告辞时,二人才坐下细谈此事。
“那三百柄斩马刀是拿来换战马的,要的比较急所以只能先挪用造犁头的铁料;等过些日子矿井里出料了再补上。”黄仲满脸疲倦,他的事情太多,很多事不亲自过问,手下的吏员根本办不了。
“怎么又要马匹,今年欠的五百匹战马不是补上了吗?怎么还要?”李商砚有些疑惑,战马的事就是他一手操办的,由于黄仲忙于建城,就把这事交付于他,他也不负众望的完成了这项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