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尘滚滚,兵嚣马疾,一波又一波的匈奴兵马疯狂地轮番冲击向月氏军的重兵防线。
李牧和卢戎翕侯站在要塞的最高处,下面各处的战斗情况历历在目。
互射的箭矢如雨,匈奴人的箭矢密度更强,因为他们人多势众。
而战线上的防御者们则可以凭借工事掩护,更有效地回以颜色,尤其是城堡上居高临下的弓箭手们。
说来弓箭的有效打击距离其实也就是三四十步,攻击者借着快马之势能射得远些,而防御方是脚踏坚实的地面而射得更准。
多达数道沙袋垒砌的拒马墙拦住了咆哮驰来的匈奴兵将,放他们可以冲入城堡近前的只有几个口子,每个只是被防守方留出不足十米的宽度。
“嗖”的一声,一道阴影从地面掠过,一块投石飞出去老远,在匈奴一方占据的临时地盘上轰然一声,烟尘扬起。
更多的烟尘飞起,很快又冲来了一波匈奴骑兵。
月氏军防守这一战线的兵力只有一千,战斗的效果却让人一直满意。
当兵将人数达到一定规模时,可以在某处战场上凝聚成足够的拦击空间,纵然对阵的敌军兵马再多,也只能轮番冲击而无法简单利用人数上的优势。
电影《斯巴达三百壮士》里面的场景和画面很夸张,但这种打法在军事上是成立的,所以那支兵力有限的斯巴达精兵才一时扛住了波斯人的庞大军团。
李牧的部署得到了月氏军的严格执行,许多从豁口里杀入的敌军非死即伤,这几个口子全都是被弓箭重点招呼和侍候的。
“看来匈奴右贤王是真的恼怒了!”李牧暗自心笑。
后阵的投射车在不停地抛射飞石,其中一块落在了攻击者的队伍里,立见得一片人仰马翻,更多的则呼啸着落在了远方的匈奴营盘里。
激怒匈奴右贤王和他手下兵将的,就是这些空中砸下来的巨石,只能挨别人的揍搁到谁身上都会急眼的。
这些投石车,是月氏工匠们按照李牧的设计制造出来的,虽然还远不够完善,但实战效果是够给力的。而且,在短短的时间里,月氏人竟然造出来了七具,一溜的排开了,引爆了这场大战。
李牧很开心自己又赌中了一把。
游牧军队的战争成本低,匈奴人又是相当的凶狠难缠,想要在两军对峙中轻松摆平对手谈何容易。
然而,自己找到了一个破绽,就是匈奴右贤王的贪心。
他一定是特别想彻底占据卢原这块绿洲,所以在这个夏天就带来了数量可观的大军,甚至还让人赶来了大批的羊群。
通常,游牧军队喜欢选择秋高马肥的时候袭扰劫掠邻人,所以在秦国和赵国的边郡有“防秋”这么一说。
右贤王在夏天就提前出兵,意图就是一举夺下卢原,站稳脚跟,免得很快就到了寒冬而来不及立住了阵脚,最终徒劳无功。
所以,他的软肋就在这里!
电影和电视剧里看到的古代投石车,是用来攻城的利器,摧毁城墙和箭塔,附带以区域溅射的方式伤害敌人,让对手士气沮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