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的府邸靠近宫城。一方面彰显这位国君宠臣的地位尊崇,一方面也因为这里距离宫城更近,方便秦王政随时召见。
李斯是楚人,但是在楚国只能担任一个小吏。来到秦国以客卿身份逐渐进入到秦国的政治舞台,在政治上,与其说是秦始皇制定了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这些政策,不如说这些政策都是李斯提出的。李斯也特别热衷在秦国的一切事物中留下自己的痕迹。秦权(砝码)、石鼓文和各地记载秦王政功绩的碑文,大多是李斯起草和书写,流通天下的半两钱,钱上的“半两”两个字,也是李斯的亲笔。在这个时代,秦王政的权威震慑天下,而天下文事,一多半都留下了李斯的痕迹。
这本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习惯,但是多年来,秦王政对此并无什么意见。也许是因为身为国王,认为自己的权威来自于上天和血脉,并不介意一个助手在具体事务上日益增加的影响力?另一方面,也可能是这个时代还缺少君权和相权斗争的先例和经验,李斯还没有足够的见识,意识到自己聚拢权柄的危险。
张诚携带着公孙尼子给自己的介绍信,前往李斯的府邸拜见李斯。门房看到是个小童,不以为意,但是仍然将木简传入府内。不久,,就有属官出来引导张诚进入府邸。
李斯的府邸安静的怕人。仆役、侍卫、属官都在廊下的阴影里,看不清面貌。每个人都在忙着自己的事。一切人的行为都围绕着这个府邸中最有权力的人在运转。
李斯的书房开敞宽阔,身后的木架上堆满了竹简,据说秦王政每日要阅读上百斤的竹木简,李斯的工作量只比秦王多,不会更少。毕竟管理一个国家,大量工作都需要通过书面的文件来进行,了解地方工作情况、写出批示、安排政务运转。文字就是力量。在这个时代最懂得文字力量的,就是李斯。李斯是天下一流的书法家,一手小篆圆熟优美,成为天下的典范。
“是上郡的张诚吗,你先坐一下,我写完这卷书简就和你说话。”李斯瞟一眼张诚说。
就有人把张诚引到客位上跪坐下。
张诚一点不喜欢古人这种跪坐的姿势,但是在咸阳,在这种大人物面前,就不得不保持这种长跪的姿势。仆役们给张诚的几案上摆上小点心。张诚并没有去碰。
李斯是一个身材颀长,英气勃勃的中年男人,留着漂亮的须。李斯在几案后端坐,身体挺得笔直,一点看不出疲惫倦怠的神色,一手展卷,一手持一支蒙恬笔,细致的书写着什么。阳光从厅门射进来,落在几案之上,李斯浑身似乎在发着光。
张诚静静的等待着李斯写完手中的竹简。这一刻觉得李斯专注的样子很好看,很儒雅。和自己心目中那种古代隐士高人的形象完全吻合,但是他知道,面前这个男人并不是一个真正儒雅的隐士高人。
如果说远在上郡的公孙尼子专注礼仪和音乐的研习,身上有自然而然的隐逸气质,眼前的李斯,在儒雅外表之下,则充满了对权势的欲望。为了保有在秦国所获得的权势,冒着被驱逐的风险,李斯写下著名的《谏逐客书》,阐述外来人才对秦国发展的重要性;同一个李斯,把自己同门的法家理论家韩非投入监狱,迫害致死。同样是这个李斯,在大秦这个国家,通过无数文书典章伸展着自己的触角,试图把握这个帝国的每一丝权力。也正是这个李斯,在秦始皇死后,勾结中车府令赵高,秘不发丧,隐瞒了始皇帝死亡的讯息,伪造诏书杀害了蒙恬和扶苏。这个李斯为了维持自己的权力做了很多事,直到最后,被自己的政治盟友赵高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