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方应用十五案》中,石应轩通过多个案例阐述了辨证论治的具体应用。例如:
-头肿案:患者头皮肿胀,根据《内经》治水三法(开鬼门、洁净腑、去宛陈挫)以及《金匮要略水气篇》中“腰以上肿当发汗,腰以下肿当利小便”的理论,采用桂枝汤合五苓散加当归,三法合用,1剂后肿即消,后以此法此方治疗 5例头肿案,均 2剂而愈。此案体现了根据经典理论和疾病症状进行辨证论治,有是证用是方。
-高热案:患者发热、头痛、无汗、烦躁、口干、舌淡红苔白、脉浮紧,辨证为太阳病伤寒证兼阳明病,符合《伤寒论》第 39条大青龙汤的适应症,投用大青龙汤原方,1剂而愈。强调依据症状反应准确辨证,果断用药。
-哮喘案:患者素有慢性支气管炎病史,急性发作后,经西医治疗无效。中医诊见咳喘、吐黄白夹杂稠痰、不易咳出、口干苦、头晕、大便三日未解、晚上咳喘加重、舌淡苔白略黄、脉沉弦细。辨证为少阳、阳明合病挟瘀,予大柴胡汤合桂枝茯苓丸,因体虚加党参,因咳喘加厚朴、杏仁,3剂后症状全部消失。此例展示了综合分析症状,辨别病位、病性,精准辨证,方证对应的重要性。
-心悸案:案例一,患者头晕、口干苦、便干、四逆、下肢浮肿、嗜卧、纳差、舌淡苔白、脉沉弦细,辨证为厥阴病上热下寒证合并血虚水盛,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合当归芍药散,1剂后能起床活动,纳差诸症减,原方再进三剂,诸症消失。案例二,患者有心房纤颤病史,摔倒后头晕、心悸、口中和、四逆、纳差、便溏、舌淡苔白、边有齿痕、脉沉弦微细,辨证为太阴病,气血阴阳俱不足,方用四逆汤合生脉饮加生龙牡,3剂后头晕、心悸止,随访至今无复发。这两个心悸案例体现了对复杂病症的精细辨证,以及根据辨证结果准确选方用药以达到良好疗效。
-中风先兆案:患者有脑梗塞病史,自觉舌头发硬、说话不清晰、口干苦、舌下静脉旁有瘀斑、舌淡苔白、脉沉弦细。辨证为少阴阳明合病,大柴胡汤方证,且内有瘀血,桂枝茯苓丸方证。用柴胡、黄芩、半夏、大黄等药治疗,3剂后一切症状消失。此例说明依据症状准确判断病位和病性,同时注重心理治疗,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全面性和灵活性,以及经方不仅能治疗急慢性疾病,还具有截断治疗作用。
-带下案:患者半年来白带特多,质清稀如水,口中和,舌淡苔白,脉沉弦。根据《伤寒论》条文精神及胡老学说,辨为少阴病,用桂枝加附子汤治疗,3剂后白带明显减少,服三剂尽,白带变为正常。此案例强调认真领会《伤寒论》条文精神实质,灵活运用于临床,以扩大经方使用范围。
在《中医俱乐部举办中医基础知识讲座第四期——六经辨证的实质是六证》中,石应轩详细讲解了胡派伤寒论的六经辨证。他指出六经的实质是六证,即利用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与阴阳两种属性排列组合而成,具体为表阳(太阳病)、表阴(少阴病)、里阳(阳明病)、里阴(太阴病)、半表半里阳(少阳病)、半表半里阴(厥阴病),且每个病位的证有其对应的症状表现和治疗方法。例如太阳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中风用桂枝汤方证,伤寒用麻黄汤方证;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在桂枝汤和麻黄汤方证基础上加附子;阳明病根据病位不同采用吐、清、下法;太阴病用四逆辈治疗;少阳病用小柴胡汤,厥阴病用乌梅丸等。同时强调阴证与阳证、寒证与热证、虚证与实证之间可互相转化,使用方证时需结合患者体质和实际情况具体分析,还可使用“三印诊断法”判断患者体质是否为寒性,以及注意方证的合并与比例问题,以最大限度发挥方证效用。